“姜”來生活更美好
開欄語: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即日起,本報推出《走進鄉村看小康》欄目,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程,看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看農村生產生活發生的顯著變化和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賞新時代里美麗鄉村的靚麗風景,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老鄉”故事。
文/圖 全媒體記者 周濤通訊員 賀志勇
“祁書記,你看,俺也用上了‘洋玩意’,坐在地頭就能澆水,真方便。”8月16日,平輿縣東皇街道小陳社區董營村姜農余付力對前來走訪的東皇街道黨工委書記辛長松、駐村第一書記祁佳等人說。
小陳社區一直有種植生姜的傳統,往年都是村民小面積種植,形不成氣候,產量和價格也上不來。今年,縣紀委監委派駐小陳社區第一書記祁佳到任后,為更好地帶動鄉村經濟發展,他決定擴大生姜種植規模,大力推廣生姜種植產業。
由于氣候適宜,土質富含硒元素,小陳社區產出的生姜肉質香脆、皮亮無絲,深受消費者的青睞,產品供不應求。由于生姜市場價格極不穩定,收益時好時壞,村民只是零星種植,難以形成規模。
生姜種植大戶余付力以前在外務工,后聽取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夢禮的建議種植生姜,今年種植規模達92畝,預計生姜收成10萬多斤。因姜的品質好,效益也好,余付力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守在家里靠種植生姜,余付力走上了致富路,許多村民也跟著他種起了生姜(如圖)。
“生姜是家家戶戶離不了的佐料,要想辦法種出高品質的生態農產品,讓大家吃得放心,這樣才能打開銷路。”祁佳說,為提高生姜的產量和質量,讓姜農有更好的收益,祁佳等人積極推廣新種植技術和科學的管護技術,通過“娘家人”平輿縣紀委監委邀請縣內外農技專家向群眾講述生姜種植、管護、病害、儲存等方面的知識,為姜農們提供技術支撐。還引進了產量高、辣味足、適應性廣、好管理、抗姜瘟、耐重茬、耐儲存的山東大姜新品種,并推行“訂單農業”,與山東外銷商簽訂購銷合同,確保姜農們豐產豐收。今年,全社區300多畝生姜基本上都是采用新技術種植的山東大姜,目前豐收在望。
“忙時在農地,閑時在基地,家庭收入兩不誤。”看著一排排生姜,一幅幅笑臉,李夢禮談起自己的目標很有底氣。今年,小陳社區謀劃成立生姜產業園,并由余付力牽頭成立生姜種植專業合作社,大力推行統一生產規劃、農資供應、生產規程、農技指導、質量標準、產品銷售“六統一”,減少生產成本開支,提高生產效益,帶動周邊群眾發展生姜產業,共同走上小康路。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