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水質
摘要:2020年4月,為了使水質保護步入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淅川縣成立庫區綜合執法大隊,將交通海事、環保、林業等7個職能部門的執法權委托給庫區綜合執法大隊,在丹江口水庫淅川庫區及庫區周邊海拔172米以下近水域,對144個事項開展綜合執法行動,實現了巡查執法常態化、全覆蓋。
河南日報記者 孟向東 通訊員 申 東 楊振輝
秋日的丹江口水庫,群山環抱,碧波萬頃。
“水質清澈透明,甘甜可口!”8月17日,淅川縣香花鎮宋崗碼頭,山東游客張先生一邊欣賞湖光山色,一邊對“純天然”“無污染”的丹江水贊賞有加。
淅川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保障水質安全,重在保護,要在治理。
“當時漫山遍野都是小柴雞,喂食喂水全部自動化。”回想起當年的場景,武建剛的眼角不由濕潤了起來。沿著老武的視線望去,如果不是他介紹,很難想象現在郁郁蔥蔥的山林,曾是一個投資260多萬元的自動化養雞場。
為保證水質安全,淅川不讓一滴污水流入丹江。從2012年起,淅川縣關停了38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工業企業,取締了600多家規模養殖場和5萬多個養魚網箱,老武的養雞場就在其中。
除了關停污染嚴重的企業,嚴格的環境監察制度,也是保護丹江口水庫水質的重要手段。“我們在五大主要河流和丹江口水庫建成了12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實現水質全天候自動監測;出動環境監察人員,對庫區周圍的生態違法行為進行常態化嚴厲打擊。”南陽市生態環境局淅川分局副局長張廷才介紹,淅川以人居環境五年行動計劃、渠首生態環境整治行動為抓手,完成了丹江摩減等20余家工業點源治理任務,全縣建成了12個垃圾處理場、14個污水處理廠和300余套治污設施。
目前,淅川全年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已達100%,連續6年獲評南陽市環境保護責任目標優秀單位,2020年更是在全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考評中位居第一。
8月17日清晨,天剛泛出魚肚白,在位于丹江口水庫旁的淅川縣香花鎮環湖村,方興江正手拿火鉗和編織袋,沿著岸邊一路撿拾垃圾。
方興江是環湖村黨支部書記,也是這里的村級河長。“其實有點‘多此一舉’,現在我經??帐侄鴼w。”方興江提起手中的編織袋,笑著對記者說。
但在過去,方興江卻經常“滿載而歸”。除了村民的生活垃圾,環湖村還是垂釣愛好者的樂園,“人一多,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垃圾,最多時,一年清理垃圾的費用得1萬多元。錢倒是小事,可水質就這樣壞了啊!”方興江說。
2020年4月,為了使水質保護步入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淅川縣成立庫區綜合執法大隊,將交通海事、環保、林業等7個職能部門的執法權委托給庫區綜合執法大隊,在丹江口水庫淅川庫區及庫區周邊海拔172米以下近水域,對144個事項開展綜合執法行動,實現了巡查執法常態化、全覆蓋。
除了加強庫區范圍的綜合執法,淅川同時加強與鄰省縣區的密切合作,開展豫鄂陜三省毗鄰縣市聯合執法;探索“河長+警長+檢察長”工作機制,創新運用“互聯網+護水”模式,整合“四網絡兩平臺”保水監控網絡,在主要入庫河流和跨渠橋梁安裝視頻監控探頭1500多個,對入庫五大河流、庫區周邊等重點部位實施24小時實時監控,還組建了2900余人的公益護水員隊伍,實現了水面陸地立體化、全覆蓋監管。
丹江口水庫最新一期監測結果顯示:109項全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Ⅱ類標準,其中常規項目95%以上符合Ⅰ類標準,特定項目100%符合水源地水質標準,水質穩定達標且持續向好。②6
?。ㄞD自8月18日《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