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青年影展:抵達現實 抵達觀眾
摘要:于是,在展示創作成就的放映現場,觀眾看到了24部獨具創意的超短時長作品。 而在其余9部有著絕對典型慢節奏和靜氛圍的獨立劇情長片,以及4部紀錄長片中,生老病死,常常就是片中的敘事主題。這也讓影展英文名中的“International(國際)”開始存疑,而更像是一個大華語區影展。
◎張海律
第15屆FIRST青年電影展幾近結束前,全國各地突增的疫情病例,讓主辦場地西寧市海湖新區的防疫嚴格起來。進商場、影院開始測溫掃碼,部分來賓被要求做核酸,作為影展高光時刻的“星光紅毯”也不得不取消觀眾入場,并減少媒體席位。然而,相較因疫情而重新關停影院的部分地區,在這個暑期斥巨資、不辭萬里繞過洪水來到西寧的年輕影迷還算是幸運的,影展除個別影片外,全都順利放映完畢。
少年初心與“殺人回憶”
海湖新區高速的商業發展,外加FIRST影展的促進,讓已經有著萬達和銀河兩家影城的影展放映區,又多了一家奧斯卡影城,就位于去年主會場的青海大劇院隔壁、新建的商業綜合體王府井大象城4樓。這三家大型影院,彼此相距5分鐘步行路程,著實方便了趕場看片的影迷。合理的排片間隔,讓我沒有錯過任何一部電影的開頭。像是為了照顧不少影迷晚睡晚起的作息,影展的上午沒有排片,好戲都在午后上演。而沒有排片的影廳、索菲特酒店的多間會議廳,以及全城最文藝的幾何書店,就成了影展主題論壇、創投會和導演返場談的場地。
讓資本介入創作的創投會和產業放映,面向公眾和專家展現創作結果的競賽片展映和評獎,分享創作心得和討論市場環境的論壇和交流,是FIRST與其他重要電影節的相同之處,只不過被冠以“青年電影展”之名的FIRST,更注重輔助和肯定初來乍到卻獨具風格的年輕創作者。此次憑借《最后的告別》榮獲最佳劇情長片和最佳導演兩大最重要獎項的張中臣,來自豫皖蘇魯四省交界的村莊,離開家鄉到工廠打工后,又來到北京,在北京電影學院兼職做保安,同時學習相關課程。帶著對電影熱愛的初心,以及童年家鄉的罪案記憶,外加良好的圈內人緣,他拍出了這部視聽效果出眾又極具風格化的個人版“殺人回憶”。
訓練營與超短片
與上海、北京、海南、平遙等國內影展,乃至大部分海外重要電影節相比,FIRST又多出了分別讓職業技術和商業資本有效介入的兩大重頭戲——訓練營和超短片。
在影展開始前幾天到達西寧,在導演、攝影、表演、美術、錄音、剪輯等若干環節有多部成片經驗的名家幫助下,34位入選的電影人分成7個組別,用短短數日拍攝并剪輯出7部故事較為完整的短片。訓練營的結果多樣而豐富,其中既有讓人捧腹的出租車司機內急遭遇(《太陽雨事件》),也有以兒童視角展現球場被廣場舞大媽占據后的矛盾沖突(《鐵三分》),還有孤寡老人與外星小偷的奇妙遭遇(《來客》)。
由手機廠商出品的超短片競賽單元,則將時長標準嚴格限定在5分鐘,拍攝倒也不必非用手機,只要是非專業設備就行。于是,在展示創作成就的放映現場,觀眾看到了24部獨具創意的超短時長作品。有以外賣小哥手機視角講述北漂生活艱辛的《如果可以》,有這個時代絕對的鬼才導演周圣崴以家中監控器外加材料動畫手段制作的《讓我們相愛吧》,還有通過電腦攝像頭直播去自嘲和戲謔的《重慶奧斯卡》,和通過運動相機水下攝影展現海洋獵捕的《水鬼》……
這么多的短片,廠商還嫌不夠,又找來上海的短視頻攝制團隊,選擇影展期間包括策展人、志愿者、影迷在內的5個不同角色,各自跟拍他們一整天的生活,最終再以5部5分鐘以內的超短片形式呈現。有著旅行玩家身份的我也成了其中一部超短片的主角,算是將影展期間的視野帶出了海湖新區,帶著攝制組來到西寧幾個有意思的角落,逛寺廟教堂,聽花兒,轉悠民族服飾店。
搖滾與青年
熱鬧的影展氛圍中,從地下通道到露天搖滾演出現場,到處可見拿著各色簡單拍攝裝備的年輕人。其中一位從北京回到家鄉青海的女導演,提光了自己的住房公積金作為拍攝成本,找來一眾或專業或玩票的朋友,借用露天放映的真實場景,拍攝她自己劇情長片處女作的關鍵劇情部分——男女主角在影展上相遇。
迥異于院線檔的商業片,FIRST電影節從來都鼓勵創作者的個人表達,這也讓類型片在影展中是稀缺的存在。此次FIRST參與競賽的12部劇情長片中,只有3部稱得上類型片,其中更是只有搖滾明星梁龍跨界主演的《沒問題》,可以算得上是唯一去除作者痕跡的喜劇類型片。梁龍在片中扮演一位有著叛逆搖滾夢想女兒的可憐父親,他用自己那句著名的歌詞,苦口婆心地批評孩子,“你玩搖滾,你玩它有啥用啊!”
而在其余9部有著絕對典型慢節奏和靜氛圍的獨立劇情長片,以及4部紀錄長片中,生老病死,常常就是片中的敘事主題。新生與逝去之間,還經常出現從刮痧到針灸再到艾灸的大篇幅中醫鏡頭展現。而周浩的《孤注》和范儉的《兩個星球》,又都非常貼近地觀察和呈現了有過重大心靈創傷的人群,既有催人淚下的悲情,又通過一些漂亮的意象給出了希望。
成都驚喜與“國際”存疑
此次影展的倒數第二天,還官宣了另一塊新內容——FIRST成都驚喜影展將于9月底舉行。通過來自創投、實驗室和訓練營的3000多份樣本分析,FIRST發現75%的項目具備類型化的基底,于是決定讓落地成都的新影展專注于類型片。聽上去,似乎表明西寧這邊仍要繼續專注于具有獨立氣質的作者電影,而成都會給類型片提供新的舞臺。如若粗暴劃分,或將出現院線電影去成都、電影節電影留西寧的全新場面。
而受到疫情影響,經濟和生活內循環以來,FIRST越來越多地出現從傳統華語地區到歐美華人的作品,并徹底沒了外語或非華人影像的作品。這也讓影展英文名中的“International(國際)”開始存疑,而更像是一個大華語區影展。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