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努力通過司法考試 她將成中國第一位聾人律師
摘要: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她需要一遍遍“溝通”和核實,才能為聾人提供幫助。改變社會對聾人群體的認知,是譚婷更想要達成的目標,“我更理解聾人的需求,聾人除了聽,什么都能做,我希望能通過努力讓大家知道這一點。”會上,譚婷第一次代表聾人發聲。譚婷說。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李茂佳 曹鈺
聾人可以成為律師嗎?來自四川大涼山、8歲起就失聰的女孩譚婷,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書寫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在經歷了兩次失敗后,她終于成功了——成了全國2700多萬聾人群體中,唯一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人。如今,譚婷已經是一名實習律師,在一年實習期滿后,她就將正式成為“中國首位聾人職業律師”。
對于譚婷來說,為聾人群體提供法律服務的“萬里長征”才剛剛起步,“(聾人群體)需要法律幫助的量太大了,有我一個人或一個團隊是遠遠不夠的。”譚婷告訴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無論外界的看法和評價如何,她都會堅持走下去。
在譚婷的工位上,夾著一張便箋紙,就放在一抬眼能看到的位置,上面寫著:“我想用這雙無聲的手,把正義的聲音帶到每一個無聲的角落!”
通過“天下第一考”
對聾人有多難?
譚婷在8歲時,因患上中耳炎導致神經性中耳中毒,完全喪失了聽力。
2017年,從重慶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畢業的譚婷,開始思索起人生的方向,正好在網絡上看到“中國首位手語律師”唐帥的律師事務所在招募聾人法律服務志愿者,抱著試一試的念頭,譚婷投遞了求職簡歷。
譚婷和另外4個聾人本科畢業生,被唐帥選進了律師事務所。在唐帥的鞭策下,5位聾人同學都踏上了考取法律職業資格的征途。最終這場苦戰,只有譚婷堅持下來了。
譚婷告訴記者,參加“法考”那段時間,她每天早上6點起床,晚上11點回家,除了吃飯休息的時間,一天下來,看書的時間大約14-15個小時,這樣的日子持續了整整三年。
讀書的苦,對于譚婷來說,是充滿希望的“苦”,是值得堅持的“苦”。從小,譚婷就篤定“一定要讀書”,在特殊學校里,譚婷一路從二年級跳級到五年級,又在七年級讀完后跳到了高一,緊接著進入大學。貧寒的家境讓譚婷更加懂事,不能辜負父母的辛勞。
在第三次“法考”前,母親重病的消息一度讓譚婷幾乎要放棄考試,但媽媽告訴她,“你不是為我而活,你是為這個社會而活,你應當去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
2021年1月8日,“法考”成績出爐,譚婷的名字出現在通過考試的名單上,這個消息讓病床上的媽媽深感欣慰。
堅持自己發聲
為聾人群體提供法律援助服務
“我叫譚婷,這是我工作的律所,我從事的工作是為聾人群體提供法律咨詢援助。”譚婷向記者介紹,她的吐字不容易被聽清,常常需要重復多遍并配合著文字,旁人才能理解她的意思。
下定從事律師職業的決心,讓已經15年沒有開口說過話的譚婷,開始對著語音軟件進行發音練習,和別人交流時,她堅持自己發聲,讓對方盡量聽懂。
盡管溝通時仍存在障礙,但譚婷完全沒有不悅或氣惱的情緒,而是盡最大努力獲得別人的理解,甚至還可以開玩笑來調節談話的氣氛。“哎呀,你64G的手機怎么夠?我128G的都不夠用,真想買個內存1個T的!”在聊天的過程中,絲毫感受不到她的“異于常人”,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樂觀和正能量。
譚婷還發現,在工作中,不僅和健全人溝通存在著障礙,和聾人之間的交流也并非通暢。
據譚婷介紹,在特殊學校學習時,老師教授的是標準的漢語手語,但真正在接待聾人當事人時,大家都用自然手語交流,很難看懂對方在說什么。
“漢語手語和自然手語之間有很大的區別。”譚婷解釋說,漢語手語,嚴格遵守漢語語序,而自然手語是自然狀態下聾人之間交際時用的手語,能夠表現情緒,在聾人世界里廣泛使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她需要一遍遍“溝通”和核實,才能為聾人提供幫助。
“很多人都會問我,為什么想從事律師這個職業?我也許說不清楚為什么開始,但想為他們做些什么,這是最大的動力。”譚婷說。
消除誤解
改變聾人群體的現狀
目前,全國共有2700多萬聾人,他們在面臨法律維權時,常常得不到適合自身的法律援助。聾人因其生理上的殘疾,法律意識低,甚至很多還缺乏生活常識。這也導致他們在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的過程中,往往難以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從而導致其未能接受完全公平的對待。
譚婷接到過各種各樣的咨詢,聾人們不知道自己能享受哪些福利政策,遇到問題時,他們不知道應該找哪些部門求助。甚至不少聾人不知道該去哪里辦理結婚離婚。
采訪當天,譚婷剛剛接待完聾人的法律咨詢,又忙不迭地和搭檔架起手機支架,找了一塊背景干凈的墻面,準備錄制新一期普法短視頻——《案底可以被消除嗎?》
打著手語錄制普法短視頻也是譚婷工作的一部分,她想用案例和法條結合的形式,在幾分鐘內向聾人群體解釋清楚一個簡單的法律知識。在最近的視頻中,她還會配上背景音樂和字幕,更符合當下的傳播規律。
“外界總是會存在誤解,例如,聾人律師聽不見、說不出,又怎么上庭?事實上,律師很多工作都是在法庭之外完成,而且我們是一個團隊,大家團結起來,就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譚婷說。
改變社會對聾人群體的認知,是譚婷更想要達成的目標,“我更理解聾人的需求,聾人除了聽,什么都能做,我希望能通過努力讓大家知道這一點。”譚婷用行動證明,“聾人不是不行,只是不便。”
5月15日,譚婷在唐帥的帶領下,參加了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舉辦的《殘疾人保障法》實施三十周年座談會。會上,譚婷第一次代表聾人發聲。
“我相信會變得越來越好的,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有溫度且積極向上的普通人。”譚婷說。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