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疫情防控宣傳小知識
摘要: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開窗時間以上午9:00-11:00或下午2:00:-4:00為最佳,每天開窗3-4次,每次通風時間不短于15分鐘。
居家篇
防治一般性的呼吸道感染,避免誤判導致緊張焦慮。
1
生活規律:生活不規律易令免疫系統功能減弱,因此應保持充足睡眠,藉以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2
經常開窗通風: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開窗時間以上午9:00-11:00或下午2:00:-4:00為最佳,每天開窗3-4次,每次通風時間不短于15分鐘。在室外無風的情況下開窗的時間應該較長些,保證室內空氣產生對流。
3
正確使用空調:使用空調時,房間溫度最好控制在24-26攝氏度,且開啟空調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使用空調的兩小時以后開窗換氣,保證室內外空氣交換。避免冷風直吹,且要定期清洗空調。
4
注意飲食:清淡飲食,戒煙戒酒。
5
做好清潔消毒:日常保持房間整潔。處理冷凍食品的炊具和臺面,病人及訪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飲具,要及時做好消毒。
6
保持廁所衛生:勤清潔廁所,馬桶沖水前蓋蓋,經常開窗或開啟排氣扇,保持地漏水彎有水。
個人防護篇
1
戴口罩:就醫時,擁擠時,乘電梯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進入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時,要戴口罩。最好購買正規企業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N95),并選擇適合自己的型號。
2
勤洗手:通過洗手,保持個人手部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3
注意咳嗽禮儀: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無紙巾時用手肘代替,注意紙巾不要亂丟。
4
少聚集:疫情期間,少聚餐聚會,少走親訪友,少參加喜宴喪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場所。
5
文明用餐:不混用餐具,夾菜用公筷,敬酒不鬧酒,盡量分餐食;食堂就餐時,盡量自備餐具。
6
遵守1米線:排隊、付款、交談、運動、參觀時,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
外出篇
1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全程佩戴口罩,盡量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或肘臂遮擋。
2
在車站、機場、碼頭等要主動配合監測體溫、查驗健康碼,盡量減少滯留時間。
3
乘車期間,保持手衛生,盡量少碰觸扶手等物體,不要用手直接接觸口、眼、鼻。
4
盡量使用掃碼支付等非接觸支付方式付費。
5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結束后,正確洗手,確保手部衛生。
6
前往超市、商場等公共場時,遵守場所管理規定,進入場所時按要求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等。列好購物清單,盡可能減少購物逗留的時間。購物、結賬時盡可能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優先選擇非接觸掃碼方式付費。乘坐電梯時,優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須乘坐廂式電梯,應佩戴口罩。
配合防控工作
1
及時就醫:若出現發熱、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覺味覺減退、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癥狀,應及時到附近發熱門診就診。并主動告知14天的活動軌跡及接觸史,就醫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
接種新冠疫苗:接種疫苗是目前預防新冠肺炎最好的辦法,有助于建立群體免疫系統,緩解并阻斷疾病流行。需積極按照社區或單位安排,嚴格按照免疫程序,按時依次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后,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不能有所懈怠。
3
堅持非必須不出境,不去中高風險地區:有中高風險地區居旅史的人員,要配合落實14天(自離開中高風險地區之日起)的隔離醫學觀察。并主動向社區或單位報告,配合做好核酸檢測。
4
配合排查密切接觸者:如果被疾控部門通知自己屬于密切接觸者,需按要求進行居家隔離,避免外出,做好自我身體狀況觀察,定期接受社區醫生的隨訪。若出現發熱、干咳等異常表現,及時向當地疾病防控機構報告,并在其指導下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5
關注疫情信息,如實上報:可以通過國家衛健委、央視新聞網等官方網站了解疫情最新動態,也需關注所屬單位、院校、社區所發布的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并了解自身所在地及途徑地的相關疫情報道。若存在報道中所提及的中高風險地區居旅史,密切接觸史需及時報告,按要求隔離并做核酸檢測。
疫情防控無小事
防微杜漸是大事
我們要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一起筑牢安全防線!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