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平:一碗愛心粥溫暖環衛工
記者 劉付明 通訊員 蘇兆德
在平輿縣,人們一提起愛心粥鋪,都稱它為“環衛工人之家”;一提到愛心粥鋪的負責人龔平,都親切地稱她為“龔大姐”。
說起愛心粥鋪,這里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今年52歲的龔平是平輿縣愛心粥鋪的發起人,她原是漯河市糧食局的一名退休職工,她的老家是平輿縣十字路鄉龔莊村,她自幼喪母,父親在部隊當兵。1978年,她的父親從部隊轉業后,把她接到了身邊。2017年,躺在病床上的父親想為家鄉做實事,他就把心愿寄托在女兒身上。
父親把自己的想法給女兒訴說后又囑咐她說:“平,我去世后,你把我的存款取出來,在家鄉平輿縣開一個愛心粥鋪,給環衛工人免費供應早餐,他們起得很早,辛苦又勞累,讓他們吃過早餐再打掃衛生,為創建文明城市作貢獻。爸爸把這件事就托付給你了。”聽了父親的話,龔平淚流不止,她欣然答應了,并表示一定不辜負父親的期望,堅決把這件事辦好。
父親去世后,龔平遵照父親的遺囑,帶著存款,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平輿縣,開始在縣城籌建愛心粥鋪。
2018年12月12日,平輿縣第一家愛心粥鋪正式開業。開業那天,來試餐的環衛工人不多。有的環衛工人持懷疑態度:哪有免費的午餐。為了消除疑慮,龔平向大家承諾:凡是環衛工人來店里吃早餐一律免費。慢慢地,吃飯的人逐漸多了。為了合理準備飯菜,她專門準備了一張就餐人員登記表,把就餐人員的姓名、地址、電話等信息登記下來,方便以客備餐。
初次開店,龔平和志愿者凌晨就開始備餐,直到就餐的環衛工人吃完飯,她和志愿者才歇一歇。為了把愛心粥鋪辦好,她多次找到全國首個愛心粥鋪的發起人學習經驗。
由于龔平管理嚴格、服務熱情,就餐人數由幾十人增加到幾百人。隨著就餐人員不斷增多,幾間門店容納不下,有的人就蹲在外面吃。針對這種情況,龔平多次向縣總工會領導匯報。在縣總工會的協調下,2019年11月9日,龔平如愿把愛心粥鋪搬到了楊茨園小區旁邊,又添置了餐具、廚具、坐凳等,改善了就餐環境,增加了服務人員,飯菜的標準有所提高。有些留守老人、兒童也來店里就餐。
面對就餐人員的增多、工作量的增大,龔平并不擔心,而是更加有信心、有決心把這件事情做好。在廣大志愿者的積極協助下、在全縣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10月,平輿縣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她感到非常欣慰,因為能為家鄉貢獻一份力量。
如今,平輿縣愛心粥鋪已成平輿縣的一大亮點,也是平輿縣的一張名片,龔平也被評為“愛心使者”。談到今后的打算,龔平說:“我打算多培養幾個接班人,吸引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這項光榮的事業,讓大家都養成尊老愛幼、孝老敬賢、樂善好施、積德行善的好習慣,讓尊老、愛老的中華美德傳承下去。我還打算把愛心粥鋪這個平臺延伸到周邊地區,多一個愛心粥鋪就多一個愛心驛站、多一個‘環衛工人之家’,我要用勞動讓更多的環衛工人享受到愛的溫暖,為城市環保、創建文明城市作出更大的貢獻。讓一碗愛心粥溫暖更多環衛工人的心,這是我一生所追求的夢想和最終目標。”龔平信心滿滿地說。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