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山的記憶
歲月匆匆,一揮而去。
我還沒來得及,
打理自己的行裝。
就二腳三腳地,
跨進了暮年領地。
老了,真的是老了。
腰像老彎槐不能直起,
發像荒漠中的草,
倒伏在腦門上沒一點兒生機。
可說來也怪,
只要一回味在那盤山的歲月,
我就會活力四射,
心中充滿了甜蜜。
那時候,
我們是那么的年輕,
又是那么的帥氣。
一身綠軍裝,
綠透了盤山工地。
一顆紅五星,
映紅了鐵錘和鉆機。
在那激情燃燒的年代里,
我和戰友們,
共同經歷了,
三百多天的開山采石,
三百多天的風風雨雨,
三百多天的轟轟炮聲,
三百多天的汗水洗禮。
連長王和清,
十分紳士的天津人。
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
和戰士一起,
背磚建窯爬山數里,
移石排險打釬輪錘,
數九寒天汗水濕透了棉衣。
指導員邢新選,
給戰士們總愛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講四連的光榮歷史,
講六二年中印反擊。
講戰士,
離家遠了,
離黨近了,
臉曬黑了。
心煉紅了的大道理。
排長姜鐵軍,
老紅軍的后代。
吃苦耐勞說話和氣,
破石鏟土揮汗如雨。
擺石鋪煤科學燒灰,
創出了節約用煤的好成績。
班長張寶玉,
面對困難從不畏懼。
搬石塊手磨破,
輪大錘鮮血滴。
班會上教我學文化寫日記,
施工中教我握鋼釬開風機。
回味盤山歲月,
有苦有樂有悲有喜。
艱苦的生活更顯現軍人的豪氣。
施工場午飯前的歌聲,
草木搖動震撼大地。
到薊縣洗澡的整齊步伐,
贏得百姓駐足觀看贊嘆不一。
僅此一次的羊肉包,
讓戰友們津津樂道終生記憶。
盤山下,為戰士母親開的追悼會。
莊重肅穆,山川垂泣。
四連的戰友們,
用青春和汗水。
譜寫出一支迎外部隊,
能軍能工的時代傳奇。
用一堆堆石塊一車車白灰,
訴說著一支英雄連隊,
在艱苦的施工中,
為國為民作出的功績。
啊!彈指間,
四十八年過去。
盤山施工的地方,
早已是草木蔥蔥高樓林立。
已難尋我們的足跡。
戰友們采石的艱辛,
卻永存在我的記憶里。
戰友們用雙手創造的財富,
將永勒在盤山的斷崖峭壁。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