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棍棒教育”的蕭華上將如何管教孩子?
摘要:由此可見,蕭華并不是以家長的權威和體罰的威懾來教育孩子,而是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將紅色家風深植于子女的思想中。打罵威壓,或許能讓子女一時乖乖就范;以身作則,卻能讓孩子一世學習效仿。
中新網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 王凱)提起蕭華將軍,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最年輕的開國上將,他一生金戈鐵馬戰功赫赫,可謂傳奇名將。可你知道嗎?蕭華在教育子女上也頗有心得,而且他堅決反對“棍棒教育”,從來不打罵孩子。
蕭華常說:“馬克思不準打罵孩子。”如果孩子犯了錯,他就把他們放到床上搔癢,直到他們笑得喘不過氣來,說“下回不敢了”為止,以此作為不聽話的“懲罰”。他也很少板起面孔訓人,但在是非對錯的問題上又眼里不揉半點沙子,定下的家規讓子女們嚴格遵守絕不敢違反。
作為身居領導崗位的開國將軍,蕭華要求子女堅持生活上低標準,學習工作上高標準,不允許他們借自己的身份占半點“便宜”。其子蕭云在郊區上學時,都是與其他同學一道坐班車上下學,絕不能“蹭”父親的車。
困難時期,蕭華謝絕了組織上給予的特殊照顧,子女們一邊吃飯,一邊聽他回憶紅軍時代的艱苦生活。在他的影響和教導下,孩子們不在乎生活條件,都以艱苦樸素為榮。
由此可見,蕭華并不是以家長的權威和體罰的威懾來教育孩子,而是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將紅色家風深植于子女的思想中。
打罵威壓,或許能讓子女一時乖乖就范;以身作則,卻能讓孩子一世學習效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過家風建設的重要性。他認為,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
可以說,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家風,就是共產黨人最珍貴的“傳家寶”。其價值遠超良田美宅,勝過萬貫家財。有形的遺產終有用光的一天,無形的傳承卻可代代受益。
近年來,“雞娃”成為熱詞,身為共產黨員的許多年輕父母也難免變身“虎媽”和“狼爸”。與其深陷“教育焦慮”中惶惶不可終日,不妨從老一輩革命家的教子觀念中汲取一些營養。
當九千多萬黨員人人以傳承優良家風為己任,這份兼具科學性、平等性、廉潔性、進取性、創新性、示范性的精神財富必將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讓共產主義接班人們繼承先輩們經過實踐檢驗的優良作風與傳統,其意義也遠大于卷面上的一次好成績,或者培訓班里習得一技之長……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