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營:一路芬芳滿山崖
記者 張新義
在確山縣任店鎮,有一個叫胡寨的行政村。由于地處淺山丘陵,當地產業發展相對落后。然而,近年來村里的林森木業公司,越來越紅火,吸納當地200多人就業,為村民脫貧致富、實施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企業負責人高啟營,是土生土長的胡寨村人。不久前,記者走進胡寨,聆聽當地干部群眾講述高啟營的創業故事和大愛情懷。
創業之初的服與不服
“這個就是俺的高總,他可是個大好人,你得好好寫寫他呀。”聽說記者要采訪高啟營,在車間里干活的當地村民熱情地介紹道。站在記者面前的高啟營,衣著樸素,鞋子上沾滿泥濘,怎么看也不像一個頗具規模的企業負責人。
“我也沒啥好說的,當初創業時是因為看著鄉親們生活那么窮困,想著要是有能力了幫助他們把日子過得好起來。”略顯靦腆的高啟營說。
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初的高啟營,因為家里貧窮,初中畢業就輟學了??粗粘龆?、日落而息的父輩們整天在土坷垃里刨食而依舊生活窘困,高啟營心里不服氣。難道自己也要這樣生活一輩子嗎?
有一次,高啟營聽廣播里說,福建省有專門教人種植食用菌的。于是,他到那里學習了一個多月,回到家鄉后,他開始嘗試種植,獲得了一些回報。由于種植規模小,收益也只能是改善一下家里的經濟狀況,離他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的目標還比較遠。
高啟營是個善于觀察和思考的人。上世紀九十年代,他看到每到麥子收獲后,村民們就把麥秸稈焚燒了,或者干脆漚爛在了地里。高啟營就想,這么寶貝的好東西,怎么就不利用起來呢?說干就干!起初,他開著拖拉機往武漢的造紙廠送麥秸,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吃盡了苦頭。后來,他購置了打捆設備,效率和效益都提高了。
2008年的夏天,陰雨天多,有的麥秸發霉。有人勸高啟營把發霉的麥秸摻雜到好麥秸里面送到造紙廠,高啟營當時就發火了:“咱再窮,也不能這么干!做人就要講誠信!”打交道多了,造紙廠相關負責人覺得這個河南小伙子誠實可靠,就讓他做河南片區麥秸原材料總代理。高啟營不負信任,用可靠的人品保證著麥秸的供應質量和需求,也迎來了創業路上的成功。
轉型之路的信與不信
時光的車輪,駛入新世紀。常駐武漢的高啟營,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成為家鄉人的驕傲。情系父老鄉親的高啟營,盡管通過麥秸收購讓鄉親們增加了收入,但在他看來還不夠,他一心想著能在家門口創業,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每次回到家鄉,他看到外省的板材加工企業到胡寨村收購木材,就覺得有些惋惜——自己也可以辦個加工廠,這樣可以就地取材,大伙兒賺錢。一開始,他和幾個人合伙干。合伙的生意不好做,時間不長生意就賠了,有的合伙人說把設備賣了散伙算了,有的說讓高啟營賠償他們的損失。
認準的路子,高啟營就堅定地走下去。他堅信,只要好好經營,一定能成功,就這樣,他咬緊牙關,一邊籌措資金補償合伙人,一邊重整旗鼓把企業辦下去。“想想那時,我頂著很大的壓力,包括經濟上的和周邊人懷疑的目光。但是,我就不信企業辦不好!”高啟營說。
有一次,高啟營到信陽購進半成品原材料。囊中羞澀的他給對方說,十萬元貨款暫時給不上,能不能先打個欠條。沒想到對方爽快地答應他,可以先把貨拉走,欠條也不用打。很快,高啟營還上了欠款。當他問起這位從未謀面的合作伙伴,為什么這么信任自己時,對方說:“我聽武漢的一位朋友說起過你,你是個講信譽的人。你現在面臨困難,拉你一把是應該的。”
為了經營好企業,他多次到山東、江蘇等地考察,學習同行的管理經驗、經營理念。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高啟營的林森木業做大做強了,產品質優價廉,銷往全國各地,贏得業界一致好評。2017年,他被共青團確山縣委授予“首屆十佳青年農民創業標兵”;2019年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評為“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被確山縣總工會評為勞動模范。
大愛之舉的舍與不舍
壯大的是企業,不變的是本色。一路走來,高啟營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本色。對于吃穿,他從不講究,公司里騰出一間房子,就是自己的辦公室了。平時,他和工人一塊干活,除了外出學習很少出門,都是待在公司里。
“啟營辦企業,絕不是為了他自己,他是為了胡寨的鄉親們,為了任店的鄉村振興產業興旺。”采訪中,任店鎮一位鎮干部說。
今年六一前夕,高啟營出資,為鎮里的學生們送去了書包和慰問品。說起高啟營的愛心行動,當地的人們如數家珍,村里有一個臭水溝,每到夏季臭氣熏天、蚊蠅亂飛,群眾叫苦不迭。2017年,高啟營出資1萬多元把臭水溝填平。貧困戶屈海云家門前有一段坑洼路,他自掏腰包5000多元修通。有個村民因犯罪被判刑,兒子不愿繼續讀書,高啟營拿錢資助并鼓勵他好好上學。村里群眾只要愿意到公司干活的,不管是殘疾人甚至是刑滿釋放人員,他都接收,而且工資待遇也比較高。近兩年來,每到春節他都要買兩萬元的魚分發給50多戶原來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他更是多次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對于做好事、獻愛心,高啟營永遠是舍得的。然而,對于自己和家人,他不舍得亂花一分錢。他的兒子曾半開玩笑地對媽媽說:“爸爸對誰都比對自己家人好。”的確,早已事業成功的他,現在出門仍然騎著電動車,連小汽車都舍不得買。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最便宜的“地攤貨”。他和家人就住在公司里,家居擺設極為簡陋。“不管我掙不掙錢,絕不能虧了工人。我還會把盈利拿出來,作為工人的獎勵。對于孩子,我更愿意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和將來自己掙錢的本領,不是想著給他們多少錢。”高啟營說。
在高啟營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一個筆記本,上面寫道:一個人存在的價值,不在于他擁有多少財富,而在于他能影響帶動多少人,能為社會做多少事。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放光華,花載親人上高山,一路芬芳滿山崖······”樸實淳厚、積極進取的高啟營,猶如山間的小花,用自己的愛心,散發著芬芳,給當地群眾帶送去溫馨和美好。
責任編輯:田瑞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