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政務

《駐馬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

2021-07-13 08:13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代建新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駐馬店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第28號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安排,《駐馬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已于2021年6月29日經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第一次審議,根據常委會審議意見,法工委對《駐馬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進行了修改,形成了《駐馬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擬于2021年10月提請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審議。為進一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現將《駐馬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布,歡迎社會各界提出意見和建議,并于2021年8月6日前向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反饋?!?/p>

注:條例(草案)緊緊圍繞我市實際情況進行制度設計,是對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補充,對上述兩部上位法已經作出明確規定的,條例未予重復,在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時要結合上位法的規定。

網絡查詢:駐馬店人大網(www. zmdrd.gov.cn)

來信請寄:駐馬店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聯系電話(傳真):0396-2601055 電子郵箱:zmdrdlfk@126.com

特此公告

駐馬店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1年7月13日

《駐馬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

(征求意見稿)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市場環境

第三章 政務環境

第四章 法治環境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立法目的和依據】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適用范圍】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工作要求】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原則,踐行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服務理念,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營造貿易投資便利、行政審批便捷、政務服務規范、法治保障有力的營商環境。

第四條 【政府及部門職責】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協調機制,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市、縣(區)人民政府發展改革部門負責指導、組織、協調、監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及時受理督辦有關營商環境問題的訴求,按照職責分工依法查處損害營商環境的違法行為。

市、縣(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應當在政策宣傳解讀、基層政務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務。

第五條 【政商氛圍】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增強尊重、信任、包容企業家的社會認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營造尊商、親商、安商、樂商的文化氛圍。

第二章 市場環境

第六條 【市場要素】市、縣(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完善要素交易規則和服務體系,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發市場主體創造力和市場活力。

第七條 【用地保障】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優化用地審批供應方式,提升項目與用地銜接效率,完善土地儲備制度,按照年度供地計劃保障項目用地需求。

第八條 【人才培育】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推動學校、企業協同聯動,引導本地企業和本地職業院校深度合作,定向培養適用人才。

市、縣(區)人才管理機構應當運用產業強市大講堂、天中商壇等平臺,聘請專家開展針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及生產技術等方面的人員免費培訓,提高企業營銷、管理和技術水平。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結合實際制定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具體辦法,為吸引、留住、用好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第九條 【解決用工難】市、縣(區)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市、縣、鄉、村(社區)就業服務體系和應急保障體系,免費為企業和應聘人員搭建橋梁,緩解企業用工難。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完善產業園區的生活服務功能,提供公共租賃住房,完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公共交通覆蓋點,方便企業職工生活和出行,為企業用工營造便利環境。

第十條 【資金保障】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落實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的屬地管理責任和出資人職責,發揮企業還貸應急周轉資金池作用,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應急轉貸服務。

市人民政府金融管理部門應當完善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功能,整合融資需求、金融供給、征信服務、進出口、稅收和社會保險等信息,提升企業獲得信貸的便利度。

金融機構應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在符合信貸政策的條件下,對產品有市場、項目有發展前景、技術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不盲目抽貸、壓貸、斷貸。

第十一條 【技術要素】市、縣(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對企業創新扶持力度,強化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推進企業與各類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支持企業申報國家、省重點實驗項目,對重點實驗室和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給予資金支持。

第十二條 【數據要素】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推動跨部門、跨層級、跨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交換,建立促進企業登記、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的制度規范,支持開展數字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培育和發展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第十三條 【公用事業】市、縣(區)人民政府和公用企事業單位應當加強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交通、物流、排水與污水處理、公共消防設施等公共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保障市場主體的需求。

公用企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供水、供電、供氣等單位的服務質量、效率和收費的監管,發現有擅自停水、停電、停熱等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秩序行為的,依法予以查處。

市場主體具備水、電、氣、暖直供條件的,不得擅自轉供。

第十四條 【公平競爭】市、縣(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加大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力度,有效預防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法律、法規規定服務對象使用的智能化、信息化平臺或者系統,需要服務對象配套終端設備的,行政機關應當提供終端設備的相關技術標準,服務對象自主采購終端設備。

第十五條 【跨境貿易】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國家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有關要求,優化簡化通關流程,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通關效率,規范口岸收費,降低通關成本。

第三章 政務環境

第十六條 【線下服務】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統一的綜合政務服務大廳,實行綜合窗口受理、限時辦結、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等制度,實現一窗通辦、一次辦妥。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村、社區,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或者便民服務站,為市場主體就近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提供便利。

相關部門應當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置自助服務終端,實現政務全天候服務。

第十七條 【線上服務】市人民政府大數據管理部門應當組織建立全市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政務數據和公共服務數據的整合共享。市、縣(區)人民政府大數據管理部門負責本級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日常管理和維護,建立健全數據共享機制,有關部門、公用企事業單位應當依據職責,準確、及時、完整地向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匯集相關信息。

市、縣(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全面提升網上辦和掌上辦覆蓋面。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者涉及國家秘密等情形外,政務服務事項應當納入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辦理。

第十八條 【無證明服務】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全面清理證明事項,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事項一律取消。依法保留的證明事項,可以通過數據共享、網絡查證、個人書面承諾事后核查等方式證明的事項,相關部門不得要求提交。

第十九條 【企業登記便利化】市、縣(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為市場主體設立、變更、注銷等提供便利,精簡企業開辦審批材料、環節,壓縮辦理時間,實行零收費。

第二十條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市、縣(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把工程建設項目涉及的所有環節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現企業可視化查詢,全流程可視化監管,推行并聯審批、區域評估、多圖聯審、聯合竣工驗收等方式,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簡化審批手續,壓縮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能。

第二十一條 【政府采購和招投標】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完善政府采購電子化平臺建設,優化政府采購流程,加強政府采購事中事后監管和政府采購合同管理。加快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推進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建立統一的市場主體信息庫,降低企業交易成本。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在本級預算中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提高中小企業在政府采購中的份額。向中小企業預留的采購份額應當占年度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其中,預留給小型微型企業的比例不低于百分之六十。中小企業無法提供的商品和服務除外。

第二十二條 【好差評制度】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市場主體可以對有關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的情況進行評價。

第二十三條 【信用修復】市、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有關社會信用修復的規定,對于符合修復條件的,及時予以修復。

第二十四條 【政企溝通】市、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政企溝通機制,可以通過下列方式聽取有關企業、行業協會、商會意見和建議,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一)在官方網站、“咱的駐馬店”APP和微信公眾號等與企業交流;

(二)組織企業家座談,通報經濟運行等情況;

(三)邀請企業家開展調研,了解行業發展現狀;

(四)組織企業、行業協會、商會參加旨在推廣企業產品或者服務的展銷會、推介會等經貿交流活動;

(五)組織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相關人員參加政策宣傳、產業提升、人才培養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模式等培訓活動;

(六)應邀參加企業、行業協會、商會舉辦的座談會、年會等活動;

(七)組織或者應邀參加旨在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重大問題的其他活動。

第四章 法治環境

第二十五條 【監管方式】行政執法機關應當創新監管方式,梳理市場主體法律風險點,綜合運用信息引導、勸告、指導、提醒、建議等非強制方式,強化市場主體法律風險防控。

第二十六條 【執法監督】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涉企行政執法監督,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構建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監督體系,糾正影響營商環境的執法慢作為和亂作為行為。

同一執法機關對市場主體實施的多項監督檢查應當合并進行,不同執法機關對市場主體實施的多項監督檢查可以由本級人民政府組織有關執法機關聯合進行。禁止選擇性檢查、重復檢查、頻繁檢查等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行為。

第二十七條 【保障正常經營】市、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保障市場主體正常的建設施工和生產經營活動。

市、縣(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對企業實行差異化、精細化管理,非因法定事由,不得隨意限產停產。確需限產停產的,應當提前書面告知。

市、縣(區)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當科學合理設置產業園區禁行、限行標志,保障進出園區企業的運輸車輛正常通行;對哄搶財物、違法阻工、強攬工程等違法行為依法及時處置。

第二十八條 【糾紛解決機制】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司法行政部門和仲裁機構應當建立完善調解、行政裁決、行政復議、仲裁、訴訟等相互協調、有機銜接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為市場主體提供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途徑。

第二十九條 【法律服務】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組建企業法律服務團,為市場主體開展法治體檢,實現常態化法律服務全覆蓋。

司法行政機關應當落實法律援助工作制度;開通小微企業辦理銀行抵押貸款等金融類公證業務綠色通道,依法減免部分公證費用。

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搭建企業法治宣傳服務平臺,在線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普法產品。

第三十條 【輿論監督】網信部門應當建立營商環境網絡輿情的監測、處置、反饋機制,及時監測、處置涉及營商環境的網絡輿情。相關部門應當及時核實處置并反饋情況。

鼓勵新聞媒體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對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和典型案件予以曝光。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捏造虛假信息或者歪曲事實進行不實報道,不得利用新聞報道向市場主體索取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

第三十一條 【政商交往】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與市場主體交往中,禁止下列行為:

(一)收受市場主體贈送的禮品、禮金、消費卡和有價證券、股權、其他金融產品等財物;

(二)接受市場主體組織的旅游、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

(三)由市場主體支付應當由單位或者個人負擔的費用;

(四)利用職權影響或者職務影響以本人、配偶、子女等親屬和其他特定關系人名義向市場主體借用錢款、住房、車輛等;

(五)違規從事營利活動,違規擁有非上市公司(企業)股份或者證券、買賣股票或者進行其他證券投資、從事有償中介等,利用參與企業重組改制、定向增發、兼并投資、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決策、審批過程中掌握的信息買賣企業股票或者進行其他證券投資;

(六)縱容、默許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屬、身邊工作人員和其他特定關系人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在其管轄地區或者職務影響范圍內的市場主體謀取私利,違反規定在企業兼任職務、領取報酬等;

(七)濫用職權,違反有關規定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侵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八)違反規定向市場主體收取、攤派財物;

(九)在管理服務活動中態度惡劣粗暴、故意刁難、吃拿卡要;

(十)在政商交往中有其他違規違法的行為。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二條 【轉致條款】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已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三條 【政府責任】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違反本條例行為的,由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主管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公用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責任】公用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損害營商環境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罰外,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將違法情況納入誠信檔案,并依法采取重點監管、信用預警、失信曝光等懲戒措施。

第三十五條 【違法報道責任】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款規定的,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聯合有關部門共同查處,沒收違法所得,給予警告,并處三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參照執行】市人民政府設立的各類開發區管理機構按照授權做好本轄區內的營商環境優化工作。

第三十七條 【施行時間】本條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責任編輯:代建新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第四页| 天天爱天天操天天射|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xxxxwwww中国| 女人18毛片a级18**多水真多|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 国产在线视频色综合| 一级毛片完整版|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国产国产成年年人免费看片| yy6080影院| 欧洲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www成人影院|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欧欧美18videosex性哦欧美美|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麻豆91免费视频| 天天操视频夜夜| 三级网站免费观看|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门卫老董趴在我两腿之间| 国产精亚洲视频| 91制片厂果冻传媒白晶晶| 好吊妞在线播放| 两性午夜欧美高清做性| 欧洲美女与动zozo|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日本|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国产97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地址bt|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你懂的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国产99视频在线|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