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民富村美鄉村振興新畫卷 ——記市委政法委派駐石滾河鎮劉樓村原第一書記王偉陽
記者 徐小防
在他的帶領下,幫扶村“兩委”班子從弱到強,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提升,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主導產業初具規模,貧困群眾的人均純收入從4000元提高到10000元,群眾的精神面貌發生巨變。他就是市委政法委派駐確山縣石滾河鎮劉樓村原第一書記王偉陽。建強支部 做好基層黨建工作
王偉陽剛到劉樓村時,該村原黨支部書記和3名村干部因貪污被追究刑事責任,村級組織癱瘓,群眾積怨深、明爭暗斗,上訪事件時有發生。
王偉陽下定決心,一定要抓好基層黨建,把劉樓村黨支部全面武裝起來。
在市委政法委和石滾河鎮黨委、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偉陽與全村黨員逐人談心、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情況,凝聚共識,爭取支持,利用換屆選舉配強村“兩委”班子。
通過不懈努力,劉樓村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形成規矩,講學習比奉獻蔚然成風,村黨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公信力明顯增強,村“兩委”干部引領群眾、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的能力明顯提高,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產業脫貧 鋪好群眾致富道路
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是關鍵。這是王偉陽和村“兩委”班子形成的共識。
王偉陽因地制宜確定了食用菌、中藥材種植兩個主導產業,拉動劉樓村集體經濟。
目前全村食用菌、中藥材種植已逐步取代了傳統農業成為支柱產業,年產值在1500萬元以上,帶動40戶貧困群眾年均增收4000多元,劉樓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無糧村”。
“務工一人、脫貧一家”。駐村以來,王偉陽幫助貧困群眾外出務工10戶18人,每戶年均增收3萬元;依托村集體經濟、種植合作社等,開發就業崗位30個,就業群眾年均增收5000多元。
健康扶貧 提升群眾幸福感
針對劉樓村缺醫少藥,群眾看病不方便的情況,王偉陽先后協調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多次開展義診,免費發放價值10余萬元的藥物,讓山區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市級專家的診療服務。
在村文化中心建設過程中,王偉陽和村“兩委”干部帶頭捐款1萬余元,黨員群眾自發捐款4萬余元。
除了醫療、文化幫扶,王偉陽還開展教育幫扶,資助孩子上學,改善辦學條件。
看到劉樓村小學設施差,王偉陽費盡周折爭取社會資金30多萬元,為劉樓村小學新建了標準化塑膠籃球場,安裝了凈水設備,給學生買來了書包、保溫杯……
文化強村 倡樹文明新風尚
針對農村陋習,王偉陽帶領劉樓村“兩委”班子,把文化興村、文化強村作為推動鄉風文明的重要抓手,通過多種活動把群眾從酒桌、牌桌吸引過來,倡樹文明新風,不斷提升劉樓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由于幫扶成績斐然,王偉陽先后獲得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并在全市第一書記座談會上進行了經驗介紹。
腳下踩著泥土,心中沉淀真情。王偉陽駐村第一書記任期已滿,他信心滿懷:“無論在哪個崗位,我都會干一行、愛一行,為鄉村振興和政法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也為自己的幫扶路交上一幅用心用情繪就的時代美麗畫卷。”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