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 呂國呂姓
新蔡縣城東北張廟大橋東的洪河北岸,有個村莊叫大呂仙莊,聽名字,第一反應就覺得他與呂洞賓有關。呂洞賓,名巖,字洞賓,是唐代河中府永樂縣(今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人。他之所以與新蔡聯系在一起,還得從堯舜禹時期的古呂國說起。
古呂國新蔡
新蔡縣今是中學的前身是清末舉人任芝銘先生于1928年創辦的平民學校,再之前就是清康熙三十年新蔡知縣呂民服捐建的大呂書院,供奉有呂侯伯夷的塑像。新蔡縣城稱古呂鎮,也與這位伯夷有關。
伯夷,姓姜,是炎帝后裔。他的家族最早活動在弘農一帶,后來從西羌東遷至淮海地區,與黃帝族聚居。伯夷大約生活在堯舜禹時期,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因能禮于神而為堯重用,專門掌管禮儀,為堯“典三禮”“定五刑”;舜時任掌管宗廟的秩宗,能使上下禮讓而成為舜的心腹之臣。許慎《說文解字》中說:“昔太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有人說這個太岳是伯夷的兒子,為當時著名的四岳之一。也有人認為太岳為掌管山澤官名,伯夷為第一任太岳。如歐陽修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說:“佐堯掌禮,使遍掌四岳,為諸侯伯,號太岳。”伯夷就是太岳。
按照《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虞夏之際封于呂,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從虞夏伯夷始封,呂國經夏、商兩代,枝庶子孫都有分封。但到商朝末年,古呂國已經衰微,子孫流散各地,有的以祖姓姜為姓,有的以封國呂為姓。《封神榜》里分封諸神的姜子牙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名呂尚。
元朝梁益《詩傳旁通》卷三《國風》記載,歷史上曾經有三個呂國,即南陽宛縣呂國、莒縣曲海城呂國和新蔡呂國。
《后漢書·郡國志》中說:“新蔡縣,有大呂亭。”亭是秦代的基層行政單位,也是實行郡縣制之后,古諸侯國所在地的重要地標。東晉王隱《地道記》中說:新蔡縣的大呂亭是古呂侯國。關于新蔡呂國,西晉杜預在《春秋釋例》中一方面說春秋呂國在南陽宛縣,另一方面又說“豫州新蔡外城,古呂國也”。唐代杜佑《通典》、李吉甫《元和郡縣志》以及宋代的《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記纂淵海》《困學紀聞》等則認為古呂國就在新蔡。甚至歐陽修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更加明確地提出:“伯夷助禹所封呂國,其地蔡州新蔡是也。”盡管這一說法有后世學者提出質疑,認為新蔡古呂國應該是春秋南陽宛縣呂國被楚滅亡后再遷的東呂國。但無論怎樣,新蔡與古呂國的密切關系卻是不可置疑的。
新蔡呂姓
今天行政區劃臨泉縣境內的姜寨,長期以來一直屬于新蔡縣。元明清時期,姜寨春耕是新蔡八景之一。嘉慶《汝寧府志》中稱:“姜寨,在新蔡縣城北四十里。姜子牙為呂侯后。故有姜寨,今屬潁州,半屬新蔡。”
除了姜寨,新蔡還有許多與古呂國相關的風物名稱,像明清之際的新蔡呂亭書院、大呂書院、古呂國城以及明代新蔡籍著名詩人張九一與汝陽人(今汝南縣人)秦鎬等人共同組建的大呂社等,現今依然存在的古呂鎮、大呂中學、呂湖、呂溝、呂崗、呂塘坡、呂莊、大仙呂莊等。
新蔡呂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說:“歷夏商,世有國土。”《水經·汝水注》中說:“放蔡叔而遷之,其子胡能率德易行,周公舉之為卿士,以見于王、王命之以蔡,申呂地也。”所封的蔡地為古呂國和古申國的地盤,這說明至少在商朝末年新蔡呂國已經不復存在,或改封他地了。
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發妻,史稱呂后或呂太后,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性之一。她的父親呂公,善于看相。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用東漢衛宏《漢官舊儀》說“呂公,汝南新蔡人”;引用《相經》稱“魏人呂公,名文,字叔平”。呂雉的老爹呂文是地地道道的新蔡人。
呂國滅亡后,后人有以國為姓。呂洞賓姓呂,與姜子牙、呂雉一樣都是聲名顯赫的人物,他們之所以跟新蔡聯系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是新蔡古呂國的后人。
康熙二十四年,奉天遼海人呂民服任新蔡知縣。康熙三十年,呂民服捐建了大呂書院。在《大呂書院碑記》中說:“在昔唐堯命伯夷典禮,佐禹治水有功,封呂侯于此地。”新蔡就是呂侯伯夷的封邑之地,自己作為呂姓后人,來到先人封地做官,以“呂姓紹古圣之跡”,所以把書院命名大呂書院。呂民服也很仰慕新蔡人張九一的才學,重刻了他的《綠波樓詩集》。在為詩集所作的《序》中,呂民服說:“新蔡,吾呂氏之遺也。吾先君典禮于茲,而始得姓于呂。”把新蔡作為呂姓得姓之地,天下呂氏的根。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