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強市展宏圖
記者 高君瑞
2021年4月7日至9日,全國農業機械及零部件展覽會在我市召開,標志著我市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現代化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是我市農機人向全市人民交出的一份滿意答卷。
多年來,市農機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農機中心的關心和支持下,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精神,加快推進農業全程全面機械化、智能化、現代化,為我市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農機力量。
“十三五”期間,市農機中心秉承為農服務的初心,用一顆顆“紅心”“恒心”“匠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0年,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296.63萬千瓦,拖拉機53.8萬臺,拖拉機配套農具146.09萬臺。全市主要農作物小麥綜合機械化水平為99.94%,玉米綜合機械化水平為81%,花生綜合機械化水平為85%,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為88%,較“十二五”提高了2個百分點,正陽縣、確山縣、上蔡縣、泌陽縣率先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機械耕整地做到了應耕盡耕,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水平得到穩步提升,超過全省、全國水平。西平縣畜牧機械產業集群實現了從制造到“智”造的轉變,叫響了“畜牧機械、天中制造”的好聲音,有力地推動了全省乃至全國畜牧養殖業朝著集約化、自動化、智能化、生態環保化方向發展,為實現畜牧養殖業現代化作出了突出貢獻。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市農機中心扎實開展企業服務日活動,利用每月15日的“企業服務日”活動為農機行業解難紓困。積極與市縣農行、農商行溝通協調,為企業牽線搭橋,實現銀企對接,為全市廣大農機生產企業、經銷商提供月息3.2厘的農機商戶e貸。至2020年底,已為全市農機生產企業、經銷商和農機手授信3.2億元,提供貸款4200萬元,有效解決了農機企業資金短缺的“瓶頸”。
每年“三夏”“三秋”期間,市農機中心想方設法確保農業機械不帶病作業,全力服務全市農業生產。同時,深入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行動,持續叫響“天中麥客,收獲中國”名片,全面完成“三夏”“三秋”農業機械化生產任務,為我市糧食核心區建設順利推進、確保國家糧食生產安全作出突出貢獻。
2020年麥收期間,全市收割機投入總量2.9萬臺,參加跨區作業的收割機占比七成以上“。三夏”期間共發放《跨區作業證》1.2萬多張,每年為農機手帶來近40億元收入“。十三五”期間,我市發放跨區作業證51004個,僅此一項為農機手節約作業成本10億多元,總計為農機手帶來近200億元的收入,為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提供了堅強保障。
我市是農業大市,也是農機使用大市。一直以來,我市農機技術人員本著“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精益求精,圍繞小麥、玉米、水稻、花生四大作物生產,因地制宜開展試驗示范,積極承擔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和“黃淮海夏玉米機械粒收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2個項目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成果獎),另有1個農機推廣項目獲得三等獎。
我市推廣應用的“夏直播花生免耕播種同位施肥技術”實現了小麥機收后無需清理秸稈、無需秸稈還田直接進行花生播種,不但節約成本,而且在爭搶農時時不產生揚塵污染,實現了化肥、農藥施用雙減量。
在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方面,我市與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農機生產企業加強協作,不斷提升產品新工藝,使花生從播種到管理、從收獲到初加工全部實現了機械化。花生收獲期由原來的45天縮短為現在的10天,大大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實現了在黏土地大規模種植花生,進一步推動了我市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上臺階。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作為一個農業大市,我市正在向農機大市、農機強市邁進“。十四五”已經開啟,市農機中心將繼續發揮行業優勢,全方位提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為糧食穩產增產貢獻機械化力量,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