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古匾額留住鄉愁
摘要:天中文化古樸厚重,為搜尋這些承載天中文化的古物件,周樂跑遍了駐馬店地區所有的鄉鎮村落,并自費改建了這座民宿。客廳、臥室里均掛有古代匾額,“匾額被稱為古建筑的靈魂,通常懸掛于建筑顯要位置。”周樂說,物以載道,留住這些古物件,就是留住駐馬店文化的家底,讓后人記得住鄉愁。
周樂打造的民宿小院古味十足。
文/圖 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
還記得家鄉的模樣嗎?青磚院子,綠樹掩映,那泛黃的窗欞,透露著一輩輩人生活的氣息;還有那熱情的鄉親,冒著熟悉味道的飯菜,無不讓人懷念家鄉的氣息。
門楣上精美的木雕雕刻出了人們的幸福生活,窗欞上的“梅蘭竹菊”,彰顯著主人的高尚情操,再加上高高懸掛的“紅燈籠”,讓建筑驚艷了時光。這是我市匾額收藏者周樂打造的民宿最大的特色所在。
只要你行走在此,就能找回那種“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的詩意景象。另外,走在宅院里,你一定要看看腳下,地面是碎石與殘破的瓦當拼接而成,一個獸首圖形加上幾片弧形瓦片,古樸之余不失俏皮和設計感。
天中文化古樸厚重,為搜尋這些承載天中文化的古物件,周樂跑遍了駐馬店地區所有的鄉鎮村落,并自費改建了這座民宿。
客廳、臥室里均掛有古代匾額,“匾額被稱為古建筑的靈魂,通常懸掛于建筑顯要位置。”周樂說,作為獨特的民俗文化物態載體,匾額集辭賦詩文、書法雕刻、繪畫篆印等特點于一身,真實地展現了駐馬店的文化傳統和風土人情。
一匾一故事,一額一春秋。“寄情于跨越時空的古老物件中,也延伸了駐馬店文化的記憶。”周樂說。
“這些原汁原味的古物件生動地再現了當時古驛站社會文化的繁盛,是政治、經濟、民俗的縮影。”周樂說,物以載道,留住這些古物件,就是留住駐馬店文化的家底,讓后人記得住鄉愁。
對于收集回來的每一古物件,周樂都努力挖掘其背后的歷史,他希望能夠拂去歷史塵埃,讓在世人看來笨重陳舊的古物件鮮活重現。
“有許多散落在村落里的古匾額、藻井待我們發現時已經破損不堪,這就需要我們把它修復好。古物件要慢慢觀賞,慢慢品味。收藏古物件,不為金錢,只為情懷。”周樂表示,他將繼續做下去,讓更多古物件找到歸宿,讓更多人在這里感受到古文化之美,找到鄉愁。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