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 民心如水匯百川
記者 滑清泉 楊 森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百年來,駐馬店廣大黨員干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堅決扛起為民利民的如山重任,用實干詮釋初心、用責任擔起使命,千方百計為民服務解難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且看今朝,百年風華,盛世如愿。回顧往昔,滄桑巨變,彪炳史冊。天中大地,凱歌頻傳,捷報連連。天中兒女,實干拼搏,勇開新局。
一張民生幸福的嶄新圖景徐徐展開。
——生活更美好。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大關。“十三五”時期,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0萬人。
——出行更便捷。12條組團連通工程基本建成,全市綜合交通里程達2.2萬公里。
——健康有保障。人均預期壽命達78.3歲,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執業醫師數、注冊護士數,較“十二五”末提高40.5%、45.7%、60.5%。
——教育更公平。全域創成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全面改薄”通過國家驗收,義務教育超大班額基本消除。
——辦事更方便。“最多跑一次”“零跑動”事項分別增加到2091項、1961項。
——攜手奔小康。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2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84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實現全面小康。
努力鑄就輝煌,奮斗贏得未來。全市上下力同心、實干拼搏,民生事業實現了更大作為,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擦亮宜居宜業名片
如今的宿鴨湖畔,候鳥翔集,錦鱗游弋,游人如織。一項清淤擴容工程,再度喚回千頃碧水,更是水生態惠民的真實寫照。
生活過得好不好,人民最有發言權。
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努力打造山環水抱、林城相擁、道路連通、組團成型的宜居宜業新城。
俯瞰天中大地,“七帶五連四濕地”的生態水網盡顯生機活力,一派水清岸綠、山水相映、河湖相通的如畫美景。漫步大街小巷,公園游園鱗次櫛比,道路綠化整潔美觀,群眾休閑健身有了更多好去處。“十三五”期間,中心城區新增綠地面積225萬平方米,實施公園游園綠地項目46個,市民生活和居住品位持續提升。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更多新變化。
停電少了——“青豫直流”工程全面竣工投運,每年可輸送清潔電力400億千瓦時。作為工程受端的駐馬店,能源安全系數大幅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停車位多了——將停車位建設納入市定惠民工程,2020年,中心城區新建停車位3242個,各縣共計7285個,著力破解“停車難”問題。
生活更安全了——扎實開展平安駐馬店建設,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面提升社會治安防控效能,公安整體績效位居全省第二,群眾滿意度位居全省第一,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根系延伸”工作法在全國推廣。
就業更方便了——堅持把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出臺“穩就業30條”等一系列政策,發揮市、縣、鄉、村四級就業服務體系作用,城鎮登記失業率2.85%。
越來越多的駐馬店人驚喜于家鄉變化,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2020年城市GDP百強榜單上,駐馬店躋身全國地級市第97位,比上年前移1個位次。在中國地級市品牌綜合影響力百強榜單上,駐馬店躍居全國第76位,比上年提高4個位次。2019年,駐馬店位列全國三線城市第46位。
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二連冠,成功創建全省唯一的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先后創成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一份份亮眼成績單、一條條為民新舉措、一處處喜人新變化,折射出城市發展指數和人民幸福指數持續提升,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群眾。
澆開精神文明之花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托舉偉大的夢想。
駐馬店,這片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紅色資源豐富的革命老區,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融入改革發展全過程,全面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讓“文明之城”“好人之城”的精神地標熠熠生輝。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以下簡稱“兩中心”)成為基層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橋頭堡”。整市推進“兩中心”建設,9縣1區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0個、實踐所185個、實踐站2041個,9個縣的融媒體中心全部建成投用。
文化事業繁榮興盛,迫切需要文化設施提質升級。至目前,全市173個鄉鎮(街道)、2533個行政村(社區)全部建成了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了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全覆蓋。“百姓文化駐馬店云”平臺加快建設,著力為廣大群眾提供高效、便捷、豐富的文化服務,持續推動優秀文化弘揚傳播、促進文化資源開放共享、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作為市定惠民工程,30座城市書屋全面建成投用,讓這座古老的城市浸潤書香墨韻。在“15分鐘閱讀圈”下,全民閱讀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城市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陣地強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就來了。駐馬店人民,不僅能享受到中國農民電影節、黃河戲劇節、河南省戲劇大賽這樣高規格的視聽盛宴,還能吃上“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戲曲進鄉村”“紅色文藝輕騎兵”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更能參與“揚家風,傳家訓”、孝老愛親、鄰里互助、志愿服務鄉村行等弘揚文明鄉風和良好家風的實際活動。
全國道德模范趙小參、張全收、李國喜,“中國好人”賀新義、張大生、越玉環、董英俊、楊正柳等一大批先進典型紛紛涌現,推動形成了廣大群眾學習好人、關愛好人、爭當好人、爭做好事的生動局面。
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堅定理想信念、厚植為民情懷,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身邊群眾解決了一大批揪心事、煩心事。
城鄉文化資源配置統籌推進,群眾文化活動日益活躍,精神文明建設隊伍日趨壯大,文化產業日漸繁榮……精神文明浸潤駐馬店的每個角落,廣泛凝聚著團結奮進的精神共識。
打造人民幸福之城
無數黨員干部深入脫貧一線,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廣大人民群眾用勤勞的雙手,讓一個又一個貧困村落蝶變為美麗鄉村,共同書寫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歷時8年,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2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84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徹底消除絕對貧困,駐馬店交出了一份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異答卷。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從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肩負人民重托,這座農業大市正加速向產業強市奮力邁進。
以打造“產業發達之城”為目標,駐馬店深入實施“雙百工程”“三大改造”“產業園二次創業”,加快構建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布局創新鏈,培育壯大了食品加工、裝備制造、化工醫藥、電子信息、建筑防水、戶外休閑等百億級、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形成了“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生動局面。
戶外休閑、小提琴等特色產業從無到有、異軍突起;正陽花生、泌陽夏南牛等特色品牌蓬勃發展、優勢凸顯;千億級食品加工產業集群根基壯碩、枝繁葉茂。
產業帶動就業,就業托起民生。天中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的夢想,如今已經變成了生動現實。
時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閱卷人,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十件市定惠民工程早已謀劃,涵蓋就業、教育、醫療、社區服務、文化下鄉、重殘托養、戶廁改造、停車位建設、人才公寓等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民生問題,并且逐項建立臺賬、逐一細化任務,確保民生實事辦實辦好,讓天中人民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回首往昔,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的激昂凱歌中,每個音符都寫滿了“以百姓心為心”的使命擔當。展望未來,駐馬店將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闊步前行。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