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斗爭的鮮明品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啟示錄之“攻堅篇”
摘要: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向湘江戰役紅軍烈士敬獻花籃并三鞠躬,瞻仰“紅軍魂”雕塑,參觀紀念館。楊根思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邱少云烈火燒身巋然不動,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槍眼……英雄氣魄令敵人膽寒、令天地動容,為新中國發展贏得了寶貴的和平環境。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題:敢于斗爭的鮮明品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啟示錄之“攻堅篇”
新華社記者
行進到“兩個一百年”交替、“兩個大局”交織的歷史關口,面對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我們應該秉承怎樣的精神、以何種姿態繼續前進?
回首百年路——為了人民幸福、民族復興,中國共產黨歷經千難萬險,在血與火的考驗中,錘煉出敢于斗爭的鮮明品格,不斷開辟新境界,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踏上新征程——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但斗爭的精神和精神內核始終如一。從奮斗歷程和優良傳統中汲取新的強大力量,將推動著我們一路闖關破障、駛向民族復興的光輝彼岸。
敢于斗爭是黨的鮮明品格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假期,3萬多名群眾來到位于廣西全州縣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1934年底,湘江戰役打響。幾萬名紅軍烈士血染湘江,粉碎了敵人圍殲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向湘江戰役紅軍烈士敬獻花籃并三鞠躬,瞻仰“紅軍魂”雕塑,參觀紀念館。
習近平總書記堅定地說:“我們對實現下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應該抱有這樣的必勝信念。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
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困苦磨礪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百年歷程,一路頑強奮斗。
“共產黨人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中,這樣描述共產黨人的斗爭。
南昌城頭的槍聲像劃破夜空的閃電,井岡山、鄂豫皖等一個個革命根據地建立,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面對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產黨人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堅定地站在抗擊入侵者的最前線,推動形成全民族抗戰,贏得了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人以“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決心,三大戰役對蔣家王朝摧枯拉朽,徹底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朝鮮戰場上,志愿軍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楊根思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邱少云烈火燒身巋然不動,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槍眼……英雄氣魄令敵人膽寒、令天地動容,為新中國發展贏得了寶貴的和平環境。
靠著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支撐,遵循實事求是的科學方法,共產黨人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在時代大潮的搏擊中,淬煉出敢于斗爭、善于開拓的鮮明品格。
從“石油會戰”到“兩彈一星”,從編制五年計劃到提出“四個現代化”宏偉目標,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領導人民不懈奮斗、銳意進取,逐步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蔚藍天空下、建筑腳手架上,一位建設者高舉雙臂、抬頭向天指揮吊車作業;兩旁正在建設的高樓拔節生長、直插云霄,陽光灑滿希望的熱土……
這張1984年拍攝于深圳紅嶺大廈工地的照片《升》,成為那段“激情燃燒歲月”的經典場景。
“《升》象征著改革開放給特區帶來的升騰希望,飽含著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照片拍攝者周順斌,見證了特區建設之初的艱辛奮斗和由此創造出的一個個新高度。
改革開放,突破落后觀念的藩籬和僵化機制的束縛、以開放的姿態海納百川,極大解放了生產力。
以拼搏去攻堅,靠奮斗謀發展。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一百年雄關漫道,九萬里風鵬正舉。
“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