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環境大改觀 宜居鄉村現雛形
記者 熊國森 梅文輝
新蔡縣開展五美庭院表彰活動。
獅子口村農耕文化惹人醉。
農村小游園成了孩子們的游樂地。
返璞歸真。 2
人居環境美如畫。
村道兩邊的櫻花樹遒勁挺拔,路邊的池塘波光粼粼,小游園內花簇似錦,老人們正坐在樹蔭下的石凳上悠閑地話著家常,孩子們在追逐嬉戲玩耍,漫步在新蔡縣李橋回族鎮獅子口村,一幅恬靜安逸的山水田園畫面映入眼簾。
野鴨嬉戲,白鷺翩飛;人居環境“亮人眼”,映日荷花別樣紅。昔日破敗凋敝的關津鄉牛灣村,靠著千畝荷塘成了“網紅打卡地”,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賞花拍照。
這只是新蔡縣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生活幸福指數的縮影。近年來,新蔡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導向,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撬動鄉村振興的支點,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竭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家園,鋪展美麗鄉村新畫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組織領導有力 健全責任體系
新蔡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拉高脫貧攻堅標桿、實現全方位高質量脫貧的重要內容,列入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重要議事日程,既結合鄉村振興集中抓、持續抓,又融入脫貧攻堅一并抓、統籌抓,與脫貧攻堅工作同部署、同推進。
先后制定印發了《新蔡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關于實施鄉村振興十大工程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十大行動的通知》《關于在全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三清一改”集中行動的通知》《新蔡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督查方案》,全面建立和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目標責任制;成立了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縣長任組長,下設綜合協調、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四好農村路”建設、村容村貌提升、美麗集鎮建設八個專項小組,推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同時,成立了脫貧攻堅農村環境整治專業組,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列入脫貧攻堅考核內容,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順利推進、取得實效。
督導督查發力 強化推進落實
按照周督導檢查、月工作排名和季度觀摩評比結果,落實獎懲。由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縣農業農村局、住建局、生態環境分局、水利局、八城聯創辦、督查局等部門,每周對各鄉鎮(街道)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周督導;每月由脫貧攻堅農村環境整治專業組對各鄉鎮(街道)工作推進情況進行月排名,結果報縣委縣政府督查局,掛紅、黑牌,全縣通報;每季度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隊,縣四個班子領導、鄉鎮(街道)黨政正職和縣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分片對各鄉鎮(街道)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進行觀摩評比,表彰先進,鞭策落后。
今年4月13日,縣委、縣政府已組織開展了第一季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觀摩評比活動,對先進鄉鎮授予紅旗,并頒發獎金5萬元;落后的鄉鎮被授予黑旗,作了表態發言。
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觀摩評比活動開展以來,為創建文明城鎮,持續改善鎮容鎮貌,美化單位工作環境,各鄉鎮、街道迅速行動,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
資金保障給力 加大財政支持
改善人居環境、開展環境大整治,不僅是時代之需、民眾之盼,更是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必然要求,潔凈優美的人居環境,一定程度上能夠阻擋或延緩疫情傳播。
該縣在“深”上下功夫,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全面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積極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治亂堆雜物、亂扔垃圾現象,消除病媒生物孳生環境;有效加快推進“廁所革命”,積極改善農村環境。
在“拓”上下功夫。各鄉鎮網格服務體系基本健全,衛生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堅持“預防為主”和以農村為重點的方針,健全傳染病監測預警機制,加強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治,全力做好突發公共衛生應急工作。
在“細”上下功夫。持續推進垃圾分類處置,廣泛宣傳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理的重要作用,共建和諧宜居生態環境;積極創造健康環境,大力倡導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組織動員干部群眾對居住環境、工作環境開展清理整治。
自2018年以來,新蔡縣財政已累計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3.5億元,其中陳年垃圾專項清理1735萬元,農村垃圾治理獎補資金9900萬,農村垃圾治理社會化服務費每年6900萬元,“廁所革命”投入2000萬元,溝塘治理投入1300萬元,農村人居環境達標村、示范村建設1000萬元;“四美鄉村”示范鎮李橋、黃樓、磚店、孫召、韓集和示范村建設投入5050萬元;各鄉鎮(街道)累計投入近7000萬元,用于“三清一改”全域村莊清潔行動和“四美鄉村”示范村建設,有力保障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扎實有效推進。
加強宣傳助力 凝聚全民合力
該縣充分依托各種載體宣傳造勢,新聞媒體及時跟進,動態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進展、新成效。積極倡導“人人講衛生,戶戶比干凈,大家齊動手,共享好環境”新生活理念,廣播宣傳車、村莊大喇叭、手機微信齊開通,保潔隊、宣傳隊、監督隊、志愿者齊上陣,各級各部門通力協作、大力宣傳,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文明素養、衛生意識,激發廣大村民清潔家園、改善環境的積極性,發動農民群眾參與“三清一改”,引導農民養成文明衛生習慣。黃樓、李橋、余店等鄉鎮,每人每年收取20元衛生費,引導廣大群眾“我參與、我行動,講衛生、為大家”,積極踴躍投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其中,南湖街道通過建立長效保潔機制,強化保潔隊伍管理,做到保潔制度化、常態化;加強養殖場戶治理,完善畜禽養殖環保設施;開展納污坑塘河流整治,搞好道路、溝邊、河岸綠化,確保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開展衛生大掃除活動,做到整齊劃一,改善戶容戶貌、村容村貌;為實現持續脫貧致富創造了良好環境。
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宜居鄉村
該縣按照“城鄉一體、區域統籌、設施共享”的原則,以開展“三清一改”為抓手,該縣以鄉村環衛隊伍和垃圾清運設施建設為重點,建立了“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收集運送機制,較好地落實了垃圾處理城鄉一體化治理模式。
近年來,該縣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通過嚴把施工質量、廣泛宣傳動員、全面排查整改、強化督導檢查、健全管護機制,全縣農村戶廁改造工作穩步推進。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改廁(三格化糞池式無害化衛生廁所)55599余戶。農村家庭廁所改造不僅提高了農民的衛生條件,而且改變了落后的農村生活習慣。
該縣因地制宜科學選擇治理模式,通過把城鎮周邊村納入城鎮污水管網、偏遠村自建污水處理設施(小型污水處理站、氧化塘等),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處理,坑塘溝渠河道水體逐步凈化,解決了農村污水橫流問題。
大力實施硬化、美化、亮化、綠化、文化‘五化工程’,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五美庭院”(整潔美、衛生美、綠化美、文明美、和諧美)等創建評選活動;積極推進“四美鄉村”和“千萬工程”示范創建。至目前,全縣累計創建“四美鄉村”示范鎮3個,“四美鄉村”示范村101個,“千萬工程”示范村23個,涌現出黃樓鎮王港村、魯莊村,李橋鎮石莊村、獅子口村,櫟城鄉曾寨村,練村鎮大莊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村。
近年來,該縣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至目前,行政村通硬化路率100%,自然村通硬化路率99%;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行政村寬帶安裝率達100%。
作為美麗鄉村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縣農村公共事業有了較大發展。如今,各個村莊衛生室設置率達100%,中心村農家書屋設置率達100%,文化廣場設置率達100%,農村數字電視覆蓋率達100%;各個村莊均有村規民約和文化宣傳欄,有的行政村設立村史室,以村莊歷史資料、農業生產工具、家庭生活物品等,記載農村發展過程和鄉愁回憶,農村宜居鄉村的雛形已初現。 (本版圖片為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