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新亮點 催生發展新業態
摘要:近年來,因大量引入農耕文化元素,儼然成了一個農耕文化展覽館,展示農耕時代的生產、生活用品,運用實物展示農耕歷史、農耕風貌,將有關農村、農業、農民的各種“歷史記憶”收集起來,全方位勾畫了近現代新蔡農耕文化的全景圖,立體再現了新蔡縣農民祖祖輩輩不辭辛勞、艱苦奮斗的場景。
記者 熊國森
湖光山色。
賞花觀景。
勇往直前。
精彩瞬間。
新城區一角。
3月11日,駐馬店市文旅考察團到新蔡縣考察指導文旅產業發展情況時指出,新蔡縣經過多年尤其是近年的快速發展,經濟建設有了長足進步,已經具備打造文旅產業亮點、提升城市魅力的基礎和條件。希望新蔡縣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抓住紅色文化、歷史人物、治水文化、農耕文化“四個文化”亮點,持續打造具有新蔡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使之成為助力鄉村振興、推動新蔡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近年來,新蔡縣立足資源優勢,扎實推進旅游與紅色文化、歷史人物、治水文化、農耕文化融合發展,讓歷史人物“走出來”、讓紅色文化“活起來”、讓生態水城“動起來”、讓農耕文化“古起來”、讓以業興城“火起來”,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旅游品位,助推鄉村振興,加快旅游產業快速發展。
讓歷史人物“走出來”
“瞧,為紀念商周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姜尚大道以古新蔡人姜尚命名。”“別小看這二維碼,它吸引著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日前,在新蔡縣城區北湖路公交站臺旁,一對剛從外地歸來的青年人不禁連連贊嘆。
新蔡縣是一個底蘊深厚、人文薈萃的千年古縣,上古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2200多年建縣史。夏朝初年,華夏鑿井術的發明人伯夷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為呂侯,在此建立呂國;春秋時期(公元前529年),蔡平侯遷都(今上蔡縣)至此,史稱新蔡國,新蔡由此得名;秦朝置縣,歷代不廢,一度為州、郡治所,東漢末年(約210年前后)發展成為著名的商業城市。
中國志怪小說鼻祖干寶、百歲革命老人任芝銘、延安時期被毛主席稱為“媽媽同志”的任銳、長卷畫藝術大師李丁隴、排球名將張蓉芳等古今名人出自新蔡,還有至今廣為流傳的“仁義巷”的故事也發生在新蔡。
干寶大道、姜尚大道、芝銘路……如今在新蔡縣,一條條帶有濃厚文化名人效應的城區道路以厚重歷史文化而命名,讓歷史人物“走出來”為人們所銘記。
讓紅色文化“活起來”
新蔡縣境內有多處龍山文化遺存以及全國保護最好的明代孔子銅像、文廟大成殿、河南省唯一的辛亥革命烈士紀念祠、劉鄧大軍渡河處等歷史遺址和小李莊革命烈士紀念館等歷史文化古跡。
辛亥革命紀念祠為駐馬店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游經典景區。辛亥革命紀念祠是為紀念辛亥革命烈士而建的專祠,原為辛亥革命同盟會會員閆子固和劉粹軒(同盟會河南支部長)二烈士所建,譽為二英祠;后來得知同盟會會員單希古也壯烈犧牲,故又稱三英祠;接著又查出新蔡犧牲的還有許多辛亥革命烈士,因此又更名為“烈士祠”。
在新蔡縣佛閣寺鎮張康莊村汝河北岸,豎立著一塊劉鄧大軍渡河紀念地的標志牌,當地至今仍流傳著74年前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時,劉伯承向廣大官兵發出鏗鏘有力的動員令——“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故事。
1986年,新蔡縣委、縣政府為紀念1933年7月7日在陳店鎮謝老莊行政村小李莊慘案中蒙難的8位革命烈士,在烈士被捕之地建立新蔡縣小李莊革命烈士紀念館,立“小李莊烈士紀念碑”,年接待受教育群眾2萬余人。
近年來,新蔡縣以打造紅色旅游目的地為目標,深挖紅色文化內涵,做足紅色文章,紅色文化景區備受廣大游客青睞。尤其是今年清明節、建黨100周年前夕,新蔡縣前來這幾個紅色景點緬懷先烈的社會各界群眾絡繹不絕。
接受教育的群眾紛紛表示,要用豐富的紅色資源,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將精神力量轉化為推動工作、服務群眾的自覺行動,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推動鄉村振興,實現新蔡高質量發展。
讓生態水城“動起來”
夏日的清晨,徜徉在新蔡縣東湖旁,沐浴著第一縷陽光,已修成的水庫內碧波蕩漾,魚兒暢游,水鳥嬉戲;岸邊,廣場舞大媽正舞動矯健的腳步,晨練愛好者或散步、或舞劍、或引吭高歌……大美新蔡,生態水城魅力初現。
新蔡,一座因水而靈動的城市,很早就擁有內城河。古人逐水而居,古城傍水而建,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 2200多年的建縣史。春秋乃至明清時期,關津渡口、李橋清真寺碼頭、練村碼頭名揚一時。
如今,流經縣境內的4條河流,像母親的豐沛乳汁,滋養著這片土地和百萬新蔡兒女;依托得天獨厚的水資源,精心打造的東湖公園、南湖公園、月亮灣公園、北湖公園,既有江南水鄉的秀美,又有蘇州園林的雅致;豫風楚韻,南北無隙,造就了新蔡這個生態水城、靈韻水鄉的獨特魅力。
其中,南湖公園是以紅色文化、藍色水域、綠色林蔭為元素,打造具有愛國主義紀念意義的主題公園。公園以劉鄧大軍強渡汝河、千里躍進大別山等革命歷史故事為主線,結合現代城市建設,突出“緬懷先烈,牢記歷史,珍惜現在,努力發展”的時代主題,每年都會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光。
如今,“城在水中、城在園中、城在林中”的美好愿景變成現實,新蔡縣實現了從昔日的“洪水招待所”到“生態水城、大美新蔡”的精彩蝶變。130萬新蔡人民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役后,正在朝著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上加速前行。
良好的生態環境,使新蔡很快成為一座新興的宜居之城。全縣百歲以上老人100多位,90歲以上老人1800多位,遠遠超過聯合國長壽之鄉認定標準。
讓農耕文化“古起來”
新蔡縣水韻天街項目自2017年4月30日開業以來,大打文化品牌,舉辦各類活動100多場,接待了200萬人次游客來訪參觀,經過不斷的優化環境與新增參觀內容,于2018年6月順利通過了新蔡縣旅游局專家評審團的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評審。
走進新蔡縣水韻天街內的問津閣,讓你“零距離”體味鄉土氣息,感受農耕文化魅力,記住通往故鄉之路,留住悠悠鄉愁。
在這里,各種老物件琳瑯滿目。風車水車、石槽石磨、條幾供桌、舊書舊報、筐簍壇罐、糧油布票……一件件古樸典雅的生產用具和生活用品,述說著往昔崢嶸歲月。
這里原本是一個文玩商店,主營金石書畫、文化用品。近年來,因大量引入農耕文化元素,儼然成了一個農耕文化展覽館,展示農耕時代的生產、生活用品,運用實物展示農耕歷史、農耕風貌,將有關農村、農業、農民的各種“歷史記憶”收集起來,全方位勾畫了近現代新蔡農耕文化的全景圖,立體再現了新蔡縣農民祖祖輩輩不辭辛勞、艱苦奮斗的場景。
“農耕文化反映了一個地方的鄉風民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國家有關部門也大力倡導在中小學生中深入開展研學教育,可以以水韻天街國家AAA級景區為基礎,以農耕文化展覽為亮點,以共建或租賃方式,聯合其他社會力量,在問津閣所在街區打造‘新蔡縣農耕文化展覽館’和文玩交流一條街。在此基礎上,配套演示、放映、臨時展覽等必要設施,創辦首家‘新蔡縣青少年研學基地’,讓更多人來這里感受農耕文化的無窮魅力,以此帶動附近餐飲業、娛樂業的良性發展,唱響‘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重頭戲。”新蔡縣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縣文聯原主席謝石華說。
農耕文化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也是愈來愈珍貴的文物。它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更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象征。它猶如一盞盞明燈,照亮了新蔡人民未來的征程。
讓以業興城“火起來”
豐富的文旅資源,吸引著眾多的企業入駐;商賈云集、以業興城的城市面貌正在改觀。占地24平方公里的西湖新城,正揭開華美的蓋頭款款走來;建設中的160米高的雙子大廈將勾勒出城市最新的天際線;會展中心、群眾文化藝術中心、臨湖而立的萬人安置社區、問津教育園區相映生輝,生動演繹著新蔡城市發展的變奏曲。
距南湖公園不遠處的新蔡縣冰上職業藝術學校以冰上雜技舞蹈演藝產業為支柱,打造以冰上雜技舞蹈為特色的演藝精品,集魔術、花樣滑冰、冰上舞蹈、冰上特技于一體,成為雜技人才培養和輸出基地;學員屢獲國內、國際雜技表演大獎,叫響了新蔡冰上雜技品牌。2020年12月,新蔡縣被授予“河南省雜技之鄉”稱號。
碧桂園、太平洋商超、紅星美凱龍……眾多優質企業接踵而至。在新蔡縣產業集聚區,華絲服裝、花花牛乳業、佳諾威木業等一批新近入駐的企業為縣域經濟注入活力,真正做到了以城促產、以業興城、以業聚人。一個以食品藥品、紡織服裝、家具產業、先進制造業為主導兼具生態休閑服務功能的豫東南區域中心城市呼之欲出。
新蔡位于鄭州、武漢、合肥三個省會城市的幾何中心,大(慶)廣(州)高速、阜(陽)南(陽)高速在境內交會,106國道、328國道縱貫全境;2014年,新蔡縣被定為豫東南新興中心城市,如今依托優質的文旅資源正成為河南省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
“要搶抓戰略機遇,進一步整合特色資源,催生發展新業態,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產業優勢,著力把新蔡建設成豫東南區域中心城市,變成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高質量推動新蔡經濟社會發展。”新蔡縣委書記邵奉公表示。
(本版圖片為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