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收:愛黨亦愛家 平凡見偉大
摘要:老人憶起當兵趣事:在河北省昌黎縣4676部隊任報話班班長、指揮排排長、司令部通訊股參謀、司令部通訊股股長期間,因為每次演習,發電報要用阿拉伯數字“1、2、3、4……”,王永收除了自己對這些代碼背得滾瓜爛熟以外,還要求身邊的戰士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分差。
駐馬店網訊(記者 許靜)“不用寫我,寫寫其他人吧!”6月28日,盡管電話中王永收老人一再推辭,正在遛彎的他還是來到西平縣委宣傳部愉快地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王永收老人已經80高齡,但他精神矍鑠,面色紅潤,講起話來思路清晰,有條不紊。
老人出生于1941年11月,1958年9月至1959年12月在權寨公社任通訊員,1959年12月入伍,1961年9月入黨。
“我志愿加入共產黨……”入黨在儀式上是一陣子的事情,但在信仰上卻是一輩子的事情,1961至2021,如今六十載光榮歲月悄然從指尖劃過,這一位“光榮在黨50年”的老黨員也都從意氣風發的少年變成了古稀之年。60年的時間雖然改變了他們的外貌,但不變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老人憶起當兵趣事:在河北省昌黎縣4676部隊任報話班班長、指揮排排長、司令部通訊股參謀、司令部通訊股股長期間,因為每次演習,發電報要用阿拉伯數字“1、2、3、4……”,王永收除了自己對這些代碼背得滾瓜爛熟以外,還要求身邊的戰士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分差。因為這些數字將會破譯成文字的形式向“前方”播報,他打趣說,工作必須認真嚴謹,否則,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啊!
70年代初六十年代末,國家允許在部隊搞農業生產,作為后勤處處長的王永收帶領戰士們在海邊荒涼的地方建立了農場,他帶頭刨地、育秧、種稻子,自給自足,給后方提供了充分保障。
1985年,王永收轉業回到了故鄉西平,任工商局副局長。雖然回到地方,可是他還是一如既往的踏實苦干,他總是教育自己的三個女兒說: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王永收在局里工作忙,每天早來晚走,兢兢業業。當時正值改革開放期間,百廢待興,工商局負責市場管理工作,縣里正在修建棠溪商城,集貿市場,王永收幾乎長在工地上,每天督促工作進度,解決困難,最終,棠溪商城建成豫南最大的成衣批發市場。二十多年過去了,棠溪商城至今生意紅火。工商局也成了最早創建的省級文明單位。
王永收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不計個人得失,居住的院子、樓道他每天都打掃,他總是說:每天進進出出,干干凈凈,大家都會有好心情。鄰居誰家有事,他都會幫忙,雖然退休了,可是局里誰家有紅白喜事,大家總是喊上他幫忙,他總是愉快的答應。
由于工作繁忙,王永收一直覺得愧對妻子,退休以后,他經常帶妻子出去旅游。王永收說 “年輕時沒顧得上條件也不允許,這些年,國家富強了,生活條件好了,趁著身體好帶家人多出去走走。”北京的故宮,香港的紫荊山廣場,廣西的桂林山水,湖南的韶山沖,西安的大雁塔等,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告辭時,記者送他下樓,在門前的一顆大樹下,他輕撫胸前的黨徽微笑告訴記者,這枚黨徽就是責任,不管是對國,還是對家。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