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志”雙扶繪就脫貧新畫卷
摘要:像夏秋冬一樣,正陽縣發揮全縣282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作用,把電子商務進農村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形成了“基層黨組織+電商企業+直采基地+貧困戶”和“1+1+N”產業扶貧模式,吸納10000多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就業脫貧、參股分紅脫貧。
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胡瑞琪
農民比賽薅花生。
辣椒種植基地采摘忙。
貧困戶種植高品質葡萄收入高農民樂。
合作社里領工資。
節慶禮品產業園里加工忙。
火紅的草莓,紅火的生活。
稻花香里說豐年。
近年來,正陽縣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好精神扶貧文章,補足“精神之鈣”,增強“造血”功能,引領貧困村逐步形成良好的民風、家風、鄉風,解除了群眾思想疙瘩,拔除了農村致貧窮根。
政策落實強底氣
正陽縣始終堅持在政策落實上著力,讓貧困群眾增強脫貧信心。針對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全員培訓、金融扶貧、社會扶貧等各個方面的扶貧政策措施,一一對應成立工作專班,切實構建起可執行、可監督、可問責的脫貧攻堅作戰體系,確保各項扶貧政策得到快速有效落實,最大限度地惠及農村群眾,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清源街道諸葛村的鄭桃立因病致貧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了解到鄭桃立有養羊意愿和養殖技術,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為他重新翻修了羊圈,幫助他發展養殖業。在技術人員上門指導下,開始當起了“羊倌”,憑借著一股闖勁,鄭桃立的羊從最初的10幾只繁殖到100多只,從年增收3000元發展到20000元,鄭桃立主動找到村里要求脫貧。
正陽縣嚴格按照“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項目”的要求,在脫貧攻堅期內,對已脫貧的貧困戶和退出的貧困村建立“回頭看”“回頭幫”工作機制,給予適當支持,并在每個村組建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隊,持續落實產業獎補、穩崗就業等扶持政策,激活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強化“造血”功能,增強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底氣。
扶貧宣講立志氣。正陽縣緊扣“志智雙扶”主題,組織縣鄉村講習員、“三支隊伍”、結對幫扶干部等力量,通過走訪和召開以村民組為單元的群眾會、院壩會、堂屋會、田坎會形式,積極宣講扶貧政策,讓受幫扶人深切感受幫扶干部的真心,有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并深入開展以“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為題的教育活動,通過走訪引導、民主評議、座談互動、激勵評比等方式,扎實推進扶貧扶志感恩行動,讓貧困群眾知黨恩、感黨恩、記黨恩。
“我不識字,但黨和政府的關懷讓俺有信心脫貧。”呂河鄉群眾段雨莉感嘆道,她有4個孩子,兩個上大學,是村里的貧困戶。村里幫她協調了5萬元無息貸款,讓她種植葡萄。村里還為她的孩子申請了助學金,讓她一家看到了希望。
段雨莉的脫貧經歷是正陽縣開展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助力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在決戰脫貧攻堅關鍵時刻,給我們送來了文化大餐,體現了黨的關懷,我們一定要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在接下來的工作當中,我們將帶領全村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干出幸福的生活,過上紅紅火火的日子。”正陽縣熊寨鎮王大塘黨支部書記駱松山如此感嘆。
典型宣傳聚動能
閭河鄉大吳村吳太枝說她生活的很幸福,原來吳太枝今年77歲,他3個孩子得知村里成立了孝善基金理事會后,積極交納孝善基金,每人每月交400元錢,再由政府補貼10%,每月就能領到1320元的孝善基金。
正陽縣把鄉風文明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以農村建檔立卡貧困老人為重點,建立孝善基金,開展“孝善敬老”活動,各村在村務公開欄中公示贍養人年度應盡的義務,對履行贍養義務的家庭張貼表揚,對拒不履行贍養老人義務的子女,縣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從而使自覺履行贍養義務的贍養人更有自豪感、光榮感,使推脫逃避贍養義務的人受到社會的譴責和法律的懲處。
此外全縣20個鄉鎮(街道)先后舉行了脫貧儀式,為脫貧戶佩戴紅花,并頒發脫貧光榮證;對脫貧典型進行公開表彰,并給予一定獎勵。既增強了脫貧戶的榮譽感和成就感,也樹立了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正確導向。建成智志雙扶愛心超市26個,受益貧困戶17056戶。
全縣294個行政村對貧困戶和群眾開展脫貧光榮戶、文明衛生戶、孝老愛幼戶、遵紀守法戶、勵志創業戶等活動,并進行隆重的表彰,讓貧困戶和群眾爭當先進,弘揚新風尚。2020年,評選各類道德模范1567人,文明家庭1900戶,星級文明戶2821戶。
技能培訓添勇氣
正陽縣充分發揮國務院發展農村電商督查激勵表彰縣優勢。建設4個培訓孵化基地常年設立培訓班,免費對貧困戶進行培訓,讓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掌握了電商技能拔窮根。
20多歲的夏秋冬是正陽縣永興鎮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在參加了電商培訓后開網店賣正陽花生,吸納貧困戶分揀花生,一天銷售兩噸左右,不但全家脫貧摘帽還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像夏秋冬一樣,正陽縣發揮全縣282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作用,把電子商務進農村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形成了“基層黨組織+電商企業+直采基地+貧困戶”和“1+1+N”產業扶貧模式,吸納10000多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就業脫貧、參股分紅脫貧。
疫情期間,對集中返崗的農民工“點對點”輸送4711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256人。2020年,全縣轉移就業17962人次,外出務工人員比新冠肺炎前保持穩中有升。發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貧困人員外出務工補助386萬元,受益人員5484人。
2020年,開展貧困勞動力招聘會26場,提供就業崗位7800個,達成就業意向4300人;發放貧困人口務工獎補894萬元,受益人員4606人;開發護林員、保潔員等6類生態產業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崗位7600人;有培訓意愿的貧困勞動參加培訓2121人,發放補貼48.95萬元。
(本版圖片為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