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書寫精彩新答卷
摘要:創新“1+N”模式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主題黨日”月月有主題,不僅“黨味兒”濃,而且“鮮味兒”足、“回味兒”更久,為組織生活注入新活力,將鞏固脫貧成果作為主題黨日活動的重要內容,號召全縣黨員干部進村入戶對脫貧戶、重點人群進行走訪慰問,及時發現致貧、返貧隱患,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李海波 楊 棟
黨建引領扶貧車間生產忙。
黨建引領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黨建引領蘑菇撐起致富傘。
打造黨建主題公園,讓黨建文化融入生活圈。
黨建觀摩促提升。
對新任村(社區)“兩委”干部進行培訓。
脫貧攻堅誓師大會。
近年來,正陽縣堅持以抓黨建促脫貧為主線,按照“人往基層走、財向基層流、政策向基層傾斜”的總體部署,不斷強化村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提升農村干部和駐村干部隊伍的戰斗力,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1 抓實基層基礎 筑牢脫貧根基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對農村的堅強領導,是使貧困鄉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保證。正陽縣聚焦基層組織建設,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年財政投入、財政預算均在9000萬元以上,全力保障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全面落實村級組織辦公經費、服務群眾專項經費、黨建工作經費,每村不低于5.8萬元,社區黨支部書記待遇補貼標準提高至每月2400元,村黨支部書記補貼待遇達到每月2000元。以開展“軟弱渙散村“”脫貧攻堅薄弱村”黨組織轉化提升為抓手,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脫貧攻堅夯實組織基礎。每年開展基層黨建紅旗村、脫貧攻堅紅旗村、產業興旺紅旗村、和諧穩定紅旗村、生態宜居紅旗村“五面紅旗村”評選工作,先后命名表彰“紅旗村”260村次,上調“紅旗村”干部工作補貼300元~500元;及時兌現2019年度和2020年度離任村干部補貼2514萬元,進一步增強基層黨支部凝聚力。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精神為主題建成縣級黨群服務中心,順利完成鄉、村兩級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改造,294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面達標升級,村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得到全面提升,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戰斗堡壘。
2 強化隊伍建設 凝聚攻堅合力
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正陽縣深刻認識到要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需要選育一批本領過硬的村黨組織帶頭人。在村(社區)“兩委”干部管理上,注重日常“體檢”,對違法違紀、刑事處罰、失信等干部及時清理,嚴格對出缺補選干部的審查。正陽縣作為全市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試點縣,通過嚴把政治、年齡、學歷、身份等“七關”,10家聯審單位共審查意向人選2954名,123名不符合條件人員被排除在競選之外。全縣村(社區)“兩委”干部平均年齡降低到了41.1歲,比上屆下降了11.2歲;新一屆村(社區)黨支部書記294人,全部實現“一肩挑”,平均年齡42.3歲,比上屆降低8.7歲;致富能手、復退軍人、大學生等占比在70%以上,一大批“在狀態、有激情、敢擔當”的人才選到村級干部隊伍中,為農村工作開展補充了新的力量。注重村級干部和駐村干部能力培養,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強黨性、敢擔當、提能力、做表率”集中教育活動及黨史學習教育等,不斷加強干部黨性修養,增強擔當奉獻意識,提高履職能力。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選派693名駐村干部、9268名縣直單位幫扶責任人,深入農村基層扎根扶貧一線,有效提升了脫貧攻堅工作質量。落實獎罰制度,夯實村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主業主責,夯實駐村第一書記“抓支部、帶支書”責任,每年對村黨組織和駐村第一書記履職情況進行考核,對優秀干部提拔重用。5年來,圍繞脫貧攻堅共提拔164人次,進一步使用129人次,其中鄉鎮和鄉鎮單位扶貧干部共提拔95人次,進一步使用89人次。7名村級黨組織書記進入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序列,激發了村級干部干事創業動力,凝聚脫貧攻堅合力。
3 創新活動載體 鞏固脫貧成效
在開展駐村幫扶的基礎上,全縣219個機關黨支部和 294個村(社區)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手拉手”活動,同步開展集中學習、座談交流、主題黨日、講黨課等活動,釋放“1+1大于2”效應。每季度由鄉鎮主要領導帶隊開展逐村觀摩活動,每半年由縣四個班子主要領導帶隊開展縣級觀摩,檢閱鄉鎮黨建、人居環境等工作,拓寬了鄉鎮之間交流學習渠道,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促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創新“1+N”模式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主題黨日”月月有主題,不僅“黨味兒”濃,而且“鮮味兒”足、“回味兒”更久,為組織生活注入新活力,將鞏固脫貧成果作為主題黨日活動的重要內容,號召全縣黨員干部進村入戶對脫貧戶、重點人群進行走訪慰問,及時發現致貧、返貧隱患,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4 強化黨建引領 推動鄉村振興
正陽縣始終緊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目標任務,探索實施“黨建+”模式,推進基層黨建與農村產業發展、普惠金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等工作深入融合,以“黨建+”厚植鄉村振興土壤。堅持“黨建引領、產業先行”的農村產業發展思路,聚焦花生產業,強化政策引導,逐漸形成以花生產業為主導產業的“正陽發展模式”,正陽花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實現正陽鄉村振興的關鍵點。“黨建+普惠金融”開創農村金融新局面,設立268個村級普惠金融服務站,基本實現縣域村居全覆蓋的目標,讓老百姓足不出村便可享受支付結算、現金提取等“一站式”便利金融服務。“黨建+村級集體經濟”激發村級集體經濟新活力。深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提升工程,對全縣村級集體經濟情況進行全面摸底,建立發展臺賬,實行一村一策,逐個制定發展措施。充分利用產業扶貧資金和省級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在全縣范圍內評選出試點村進行重點扶持,以點帶面,提高全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黨建+基層治理”畫好鄉村治理“同心圓”。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各項政策和資源的匯集給農村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如何有效地承接這些政策,把資源投入轉化為發展效能,是對農村基層治理能力的重要考驗。正陽縣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統籌協調作用,匯聚農村各界力量共同參與基層治理,形成多方參與的多元治理格局,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創文創衛、秸稈禁燒等工作中,各級黨員干部、無職黨員、愛心企業、熱心群眾、志愿者、網格員等參與的多元治理格局讓各項農村工作得以順利推進。正陽縣通過黨建引領,筑牢了基層戰斗堡壘,匯聚了工作合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版圖片為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