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成了“聚寶盆”
摘要:產業發展是引領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蔬菜大棚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含金量”,種植各類反季、錯季蔬菜瓜果,經濟效益遠超過種植傳統農產品,蔬菜大棚成了群眾增收的“聚寶棚”。
文/圖全媒體記者 景中原 通訊員 段淑敏
“日子越過越好了。種植番茄也是一種興趣愛好,既能陶冶情操,又增加了收入。”6月21日,上蔡縣朱里鎮拐子楊村村民吳國義開心地說(如圖)。
吳國義是朱里鎮拐子楊村10組村民,今年53歲,早在2016年拐子楊村集體大棚建成收益之后,他就萌生了自己也建大棚的想法,2017年他花了將近5萬元建了6個簡易溫棚,開始種植錯季草莓、番茄、青椒等蔬果,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收益頗豐,日子也越來越紅火。
在拐子楊村廣袤的田野里,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齊地排列著,一幅產業興旺的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產業發展是引領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蔬菜大棚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含金量”,種植各類反季、錯季蔬菜瓜果,經濟效益遠超過種植傳統農產品,蔬菜大棚成了群眾增收的“聚寶棚”。
吳國義告訴記者,種番茄相對來說,產銷兩旺,收入可觀,占地一畝地的大棚一季下來掙萬把塊錢有保障。
“一個鎮、一個村致富不但要依靠支柱產業帶動,還要依靠群眾因地制宜、主動探索發展適合自己的產業。”朱里鎮黨委書記李運華說,近幾年,該鎮一直致力于尋找符合各村發展的產業之路,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領群眾轉變生產方式,在資金扶持、技術指導等方面為群眾做好服務,引導群眾發展產業致富的同時,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讓廣大群眾不出村就鼓了腰包,而且還能更好地照顧到家庭。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