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從未如此美好 ——旅意畫家方偉印象
摘要: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畫家的這匹千里馬應該是榮光之后的內省與考量,對著塵世的考量,對著自己偶爾落寞的那種圖奈何,可是猶豫彷徨過后千里馬依舊奔騰,朝著人生的小理想、小確幸再次出發。畫家檔案: 方偉,河南平輿人,職業畫家,現為中國藝術創作院山水畫院創作部副主任。
《鹿鳴》
《冰封記憶》
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有人向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21年前,畫家方偉四處寫生,其中最為朋友熟知的是他為了畫雪景穿著軍大衣在厚厚的積雪中一坐就是半宿,等到他趁著天光熹微,便站起身想舒展舒展筋骨,突然發現屁股下的軍大衣早已經濕透。他帶著對繪畫事業的摯愛,畫出了心中的雪景。
“著迷時就如初戀,不知道餓不知道累不知道為何會有白天與黑夜之別,只想在畫布上任意涂抹。”方偉說。
在黑白之間,在濃淡之間,在虛實之間,在明暗之間,畫家傳達著一種強烈的生命意識和藝術感染力。
他就是方偉,一個游歷到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畫家,一個為畫而生、為畫癡狂的人。
曾在方偉老師的油畫展上結緣,從此我們斷斷續續通過電話、微信聯系。今年3月,他囑咐我為他寫一篇文章,一直苦于不知如何下筆。但我知道,在我內心深處,一直想要寫一寫我所知道的畫家方偉,一個視繪畫如生命的人。
走心的畫家:夙興夜寐為畫癡狂
方偉是一位熱衷于黑白藝術的職業畫家。
方偉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致力于素描風景的研究。在現代藝術的大潮中,他執著地追尋屬于自己的藝術情結,固守屬于他的那片天地。其作品深沉宏大、冷峻孤傲,靜穆中隱現著宋畫的意境。
記者也曾在他畫室的素描作品前駐足,他那種對藝術的超強把控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野鴨在池塘上空飛翔,鮮花在水邊搖曳,泛青的水與粉色的霧氣朦朧著你的心,這是怎樣一幅早春的風景圖。你還會看到一只鼴鼠對著一輪又大又黃的月亮低吟,這是怎樣一次心靈的放歌,一如小提琴上躍動的樂符,每一個音節都扣人心弦。
更別說那些素描功底了得的雪景。寥寥數筆,畫家帶給人的震撼卻無以復加。這雪景背后的張力與滿滿的期待,積雪消融后的意象才是畫家最終的心結與希冀。
方偉多年的朋友陳一明曾撰文表示,方老師執著地追尋自己的藝術情結,固守屬于他的那片天地。觀其作品,幽微精妙、深沉宏大、冷峻孤傲中透露出靜穆超然之氣,隱現著宋畫的意境。在他的畫作中,我們能體會到西方繪畫的嚴謹和中國水墨畫的韻味。通過對中西方繪畫的深刻領悟,方偉找到了一種表達自我的獨特藝術語言。這種語言,是心靈的訴說,是情感的表達,是對內心世界的質樸展現,是經歷喧囂之后的寧靜和思考。
“欣賞方偉的畫作,能使我們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心靈的棲所,使原本浮躁的心平靜下來。這,或許就是方偉繪畫的意義。”陳一明的這番話贏得了方偉老師的共鳴。
“這些年我旅居意大利,東西方繪畫語言的碰撞尤其激烈,在我內心深處產生裂變。在欣賞西方繪畫語言的同時,我更加會感覺到東方語言的柔美與力量。”方偉說。
超強的實踐性:挫萬物于筆端
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
雪山在一旁肅穆不語,融化的溪流泛起微微的瀲滟的波光,可以想象畫家在這個畫面前的沉思與傾訴,內心低低吟唱的心靈之歌折射在畫面上,如此靜謐、空曠。畫家的語言如一個布道者,一個虔誠的信徒,他要在日出之前,描畫出心靈升騰起的那抹炊煙。
記者停駐在一幅幅斑斕的畫作前,感受著畫面撲面而來的悸動與心跳,感受每一個筆下升華的人間況味,感受色彩對視覺的沖擊與回蕩。畫框前他透過線條的變化、色彩的靈動、遠近的比例還有滿腔的熱忱,或者孤寂或者熱烈或者清冷,化為捕捉藝術精靈的那張大網,跳進跳入,隨心所欲。
故事一旦打開,或有無數個走向。就如這幅《汗血寶馬》,方偉寫道:蒼茫天地間,縱橫何時閑;生來即至尊,高處不勝寒。馬尾低垂,眼前是大片的天空,給人無限的遐想;腳下是冷峻的山巖,令人想起扎根尚在破巖中,它回眸的那一刻,清澈的眼神如此哀怨如此迷人,一如剪不斷理還亂的那抹惆悵與說不清道不明的寓意,或者說是一篇寓言。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畫家的這匹千里馬應該是榮光之后的內省與考量,對著塵世的考量,對著自己偶爾落寞的那種圖奈何,可是猶豫彷徨過后千里馬依舊奔騰,朝著人生的小理想、小確幸再次出發。
我想畫家的起點在這里,從這里出發,每一個遠方都是一個濃重的人生起點。只不過對這個成竹在胸的畫家來說,每一時每一刻的感動或者心傷都是一抹動人的晚霞,隨著彩云飛上九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停跋涉的畫家有著充沛的藝術語言可以調動,可以玩味,可以傾訴。
悄然間,夏天如約而至,陽光從未如此美好。感受著畫作之美,怦然心動的感覺如此迷人,一如來自遙遠的香奈兒的香水,令人沉醉不已。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我會多一份感知,多一份鄭重,一定會打開另一扇通向畫家內心的智慧之門。
那里,花開四季常開不敗。
畫家檔案:
方偉,河南平輿人,職業畫家,現為中國藝術創作院山水畫院創作部副主任。
其作品1994年《老山槐》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1998年參加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1999年《山凹地》獲省九屆美展二等獎;2002年《延河冬日》獲全國(河南展區)紀念毛澤東文藝座談會講話六十周年美展銀獎,《月夜黃河》入選此展;素描《西北砍頭柳》獲河南省“群星獎”銅獎;《老區》獲河南省雙擁書畫展一等獎;2004年水彩畫《洪峰過后》入選全國第七屆水彩畫展,連環畫《小滿》獲河南省第十屆美展二等獎;2009年《戰洪圖勝利之師》入選河南省十一屆美展。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