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劉江:創作中我經常感覺自己在“燃燒”
摘要:好看嘛,還是要用故事的規律。下決心深耕諜戰題材 《黎明之前》將有姊妹篇 北青報:您曾說永遠期待下一部作品。文/本報記者 楊文杰 統籌/滿羿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集結了國內百余位實力演員聯袂出演的電視劇《光榮與夢想》15日迎來收官。作為“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視劇展播活動”的重點劇目,該劇用宏大題材、精良制作、優秀陣容、高遠立意四大看點,帶領觀眾走進崢嶸歲月,感受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光榮與夢想。
這是國內電視劇導演獎項大滿貫得主劉江第一次涉獵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劉江職業生涯中執導的電視劇題材豐富、類型多樣,有諜戰劇《黎明之前》、商戰劇《局中局》、都市家庭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咱們結婚吧》、年代傳奇劇《老酒館》等。
循著過往的創作準則,劉江從歷史偉人“家庭成員”的角度進入他們的情感世界,再進入他們的革命歲月。劉江說,他在《光榮與夢想》的創作過程中流下太多的眼淚,“我經常感覺自己在‘燃燒’。”這種“燃燒”又一次拉近了與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之間的距離。困擾同類題材多年的老大難,成功破題。
藝術范疇下功夫傳遞思想就有到達率
北青報:第一次創作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您把過往哪些作品的成功“元素”借用過來,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劉江:其實恰恰就是我把過去那點經驗用在這個劇的創作上,才有了現在的局面。而且當初總局領導找我來做這個命題作文,也是這個意思。
對于我來講,我沒有把它當做“另外”的作品來對待,還是當做一個故事來做。我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只是說載體是黨史。我得對自己手藝的性質有一個清醒的了解。這個戲跟我接《黎明之前》、《媳婦美好時代》的本子一樣,我始終想的是怎么把它變得生動起來——在藝術的創作范圍下功夫,它傳遞的思想就有到達率。
比如我傾注心血最多的是毛澤東、楊開慧、毛岸英的家庭情感戲,這點是整個故事里面比較靈魂的部分。在情感世界跟觀眾拉近距離方面,這條線上下功夫最多。因為只有這一條線,具備以家庭成員視角來描寫毛澤東情感世界的可能。楊開慧作為妻子思念丈夫,有五言詩;毛澤東作為丈夫思念妻子,有梳子、兒子、家庭合影。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革命者角度,而是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因為每個觀眾都是家庭成員,都在家庭里面扮演兒子、父親、丈夫、妻子的角色,這樣樸素的情感很容易建立起帶入感,才會對他的偉大之處更加了解。在這樣總的思路指導下,我試圖給每一個人物找到空間去鮮活化。
北青報:您一直堅持“電視劇應該用講故事的規律來拍黨史”。實際上黨史劇跟其他題材最大的不同是每個階段每一件事情都不能任意改變,您在拍攝中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劉江:因為黨史本身就足夠精彩。在選材上,我給編劇的要求是你一定要選符合戲劇和故事規律的素材展開。開會顯然不是符合故事規律的東西,我們就少開一點會,多刻畫人。
在重大革命題材創作上,有一個原則叫大事不虛,小事不拘,但是度的把握上有難度。因為故事屬于文藝作品,它來自于生活,高于生活,它需要變形,甚至需要夸張。只有夸張變形了,才能把它的意義表達出來——就是需要這點虛,才能反映生活的實。藝術就是這樣,但是黨史是不能讓你虛的,他倆見過面嗎?死板一點覺得黨史上沒有見就不能見,活泛一點說也許可能能見,這就看你的靈活度,這里面是有文章的。
演員應追求形似 但要相信神似的力量
北青報:最近主旋律的電視劇很多,不同版本的特型偉人形象輪番登場,您在拍攝時對演員的要求有何特殊要求使之與其他同題作品不同?
劉江:就是打破臉譜化的東西。只有把偉人還原生動、自然、鮮活的普通人,我們才能理解他的行動,否則只能仰視。在表演上,我跟所有的演員都提統一要求:不需要你們去模仿外部特征,那個是替身的玩法,我們要塑造這個人物的偉大靈魂,要求神似。比如《至暗時刻》,演員跟丘吉爾本人差別大了去了,可是觀眾就相信他是丘吉爾,這就是神似的力量。我跟演員說,我們在外部條件上幫助你們無限地去接近原形,剩下的事情你可千萬別去生硬地模仿。
年輕人審美需要引導 創作者心態需要改變
北青報:最近幾部獻禮劇出人意料“破圈”,獲得年輕觀眾的追捧。從您的創作初衷來說,如何擺正年輕觀眾的位置?
劉江:今天我得到一個消息特別振奮,遼大的藝術系全院都在看這個戲,他們愿意看,覺得好看。這個就達到了我的出發點。我是用好看的故事來講述黨史,不是填鴨式的,而是讓你自己追著看。好看嘛,還是要用故事的規律。
北青報: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一直源源不斷,您覺得在拍攝難度、藝術表達、追求層面上,近期作品有哪些不一樣?
劉江:隨著社會發展全面升級,觀眾的審美、技術手段、宣傳的要求也都升級了。過去《南征北戰》看著挺高興、挺熱鬧,現在看就覺得手段已經落后;那個時候人物創作還偏臉譜化——這是全球性的問題,剛剛開始有電視就是夸張的,就怕你不明白,但是進入現代審美之后,復雜性、含蓄的審美慢慢就取而代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現在顯然更要求寓教于樂,你得給大家帶來愉悅感,填鴨式沒有好效果,一定是自覺的吸收才會有一個好的傳播效果。
北青報:如何讓青年觀眾,甚至十幾歲的孩子愿意主動去看這種革命歷史題材戲?
劉江:面對年輕群體,難在審美不成熟,所以引導很重要。有些迎合年輕人做的東西,是奔著腦殘粉去的,毫無審美可言。對于粉絲經濟,我是嗤之以鼻的,娛樂致死禍國殃民,是我一貫的態度。
還是得用年輕人不拒絕的、熟悉的方式來打動他們。但是實事求是地講,讓他們主動選擇,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有的人一聞到這個“味”就覺得敬而遠之,這就需要我們主創在審美上下功夫多做改變。
下決心深耕諜戰題材 《黎明之前》將有姊妹篇
北青報:您曾說永遠期待下一部作品。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您對未來一兩年行業趨勢的看法和個人選擇是怎樣的?
劉江:我相信甭管市場環境怎么變,對好內容的需求不會變,因為這是人類的天性,大酒可以少喝兩頓,但必須得吃米飯。對我來說過程是一個很快樂的事情,拍戲是我的樂趣所在,沒有太憂心忡忡。目前正在籌備的戲都是都市情感戲,但我更想在諜戰方面花力氣深挖一下,很多人希望《黎明之前》什么時候來姊妹篇,我也是下定決心要好好干一把。
文/本報記者 楊文杰
統籌/滿羿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