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曉晉的香囊情
康曉晉和她的香囊作品。
文/圖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
窗邊的藿香、工作臺上的薰衣草、櫥柜里的香袋……走進康曉晉的家中,中藥的醇厚香味從五彩斑斕的香袋中沁出,猶如走進了一場視覺和嗅覺的盛宴。
受家庭的影響,康曉晉從小就喜歡跟著奶奶、媽媽學習香囊制作工藝,至今這一手藝在她家已延續了幾十年。
“記得奶奶擅長女紅,常常看見有人慕名而來,請奶奶在她們自己做的衣服上繡上植物、動物的圖案,有時看見奶奶、媽媽在所繡的香袋中放入幾味中藥,送給有需要的人。自己耳濡目染,漸漸地學會了這一手藝。”康曉晉回憶道。
說起香囊的起源和制作,康曉晉如數家珍,香囊的傳承到今天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有裝飾、禮節、信物、保健等很多功能。最早在春秋時代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詩句;漢魏時期《孔雀東南飛》中也記載了香囊作為家居裝飾物的場景: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這也能看出佩戴、懸掛香囊是我們國家自古就有的傳統習俗。
香袋上的圖案不一,寓意也不同。葫蘆香袋寓意吉祥、福祿,香袋上如果繡著6個葫蘆,寓意六六大順;下面墜著五彩絲線,寓意生活豐富多彩;蓮花、荷花等隱喻高潔;喜鵲、登梅隱喻好運;松鶴象征長壽;石榴象征多子多福。
香囊的各種顏色也有不同含義。藍色諧音“攔”,為孩子攔災不夭折;紅色寓意保平安,能為孩子辟邪免災;紫色代表“紫氣東來”,期望孩子能成人成器。香囊還能利用漢字諧音做比喻:繡著棗兒、花生、桂圓、蓮子組圖的香袋送給新婚夫婦,表達“早生貴子”的祝福;以貓和蝴蝶戲牡丹組合圖案的香袋,取“耄耋童趣”之意,為長壽老人送上老年生活有趣精彩的祝愿;蝙蝠、桃子環繞娃娃組圖的香袋寓意“福壽娃娃”,祝福小孩多福多壽。現在來講端午節孩子們用得最多,家中的長輩對下一代的祝愿和祝福。
“我喜歡沒事的時間做,然后送給鄰居和朋友,粗略算下,這樣做有十年了吧。”康曉晉說。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技藝受到現代化技術的強烈沖擊,出身文化世家的康曉晉在制作香囊時,除了在造型、顏色和圖案的精心搭配中保留傳統文化的良好寓意,并且在香袋中配制的藥粉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使香袋不僅在外觀充滿吉祥美滿的寓意,同時具有保健、助眠、提升免疫力的作用。
如今,康曉晉制作的香袋有幾十種,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康曉晉自己搭配具有提神醒腦、預防風寒的中藥藥粉,特制了精美香囊送給朋友和鄰居。
有感興趣的鄰居要學藝,她會悉心相教,大家圍坐在一起制作香囊,聊天的話題也從香囊延伸到生活瑣事,不知不覺中,屋子里多了歡聲笑語,鄰里關系非常融洽。
現在,康曉晉香囊制作手藝越來越受朋友和鄰居的追捧,她制作的勁頭也越來越足。目前,康曉晉已向有關部門申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她說:“在振興傳統手工藝民俗文化的同時必須融入現代的、時尚的、新的元素,讓年輕人喜歡、有興趣參與進來,這樣我們的傳統手藝才能經久不衰,更有意義。”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