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 麥 季
文/黃秋杰
又到了收麥的季節,聽著布谷鳥“阿公阿婆,割麥插禾”的叫聲,聞著麥田里飄來的小麥即將成熟的味道,回憶起小時候割麥打場的情景。
說實話,寫下標題“過麥季”這三個字時,我內心深處仍有一絲絲余悸。小時候過麥季給我留下的“陰影”太重了,從割麥最初幾天的恐懼逃避到慢慢適應,再到最后干起活兒來得心應手,繁重而又單一的體力活,活生生地把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硬生生磨煉成“小莊稼漢”。
現在回想起來這也是一筆用勞動換得的珍貴財富,它使我懂得了勞動的價值和意義,更使我體會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每當度過一個麥假或者紅薯假,開學后不用老師咋管,都能靜下心來學習。現在每每給孩子們講起,他們是一臉茫然。
20世紀80年代初,生產隊解散,土地承包到戶,各家各戶都分了土地,我姊妹三個,倆妹妹小,母親只能干個家務活,父親是民辦教師在村里教學,兩頭忙。
一年中每當麥季來臨,放麥假后,父親就抽空騎車到各個地塊視察一番,看哪一塊麥子先熟。第二天我還在睡夢中父親就喊著起床,我拿上頭天下午磨好的幾把鐮刀,跟在父親拉的架子車后面上地了。中間母親提前回家做飯。一直干到日頭出來老高,才回家吃早飯。干一早上活,吃飯也香。
全家人緊趕慢趕齊上陣,一天下來連割帶拉不到二畝地。其實那時候已經有手扶拖拉機帶的簡易割麥機了,這種割麥機功能單一,只負責把麥子成排割倒,就這也極大提高收麥效率,最起碼不彎腰了,速度也快。
父親為鼓舞我們的斗志,經常說這一塊麥割完了,那一塊用割麥機,我和妹妹心想用割麥機割麥,馬上就不再彎腰受罪了,歡欣鼓舞,也感覺不到腰疼了。真輪到那一塊地了,父親又說地濕,手扶拖拉機來回軋,把地軋板結了,影響耩秋莊稼,先割著再說。我用學過的成語賭氣跟父親說,你這是用望梅止渴哄俺,父親和旁邊的鄰居都哈哈大笑。其實還是那時候家里窮,為了攢錢蓋東屋,父親是能節儉一分是一分。
每塊地的麥快割完時,我扶著架子車把,父親裝車,一杈一杈往車上裝,裝完后用兩根剎車繩相互交叉綁得緊緊的。然后,我們把麥子拉場里先垛起來,幾塊地的麥子把場邊都垛滿了,就得打場了。早上趁天涼快就去攤場,把麥子抖散均勻鋪上厚厚的一層,曬上半天,午后溫度高正是碾場的好時候,麥秸稈曬得焦焦的,手扶拖拉機或者四輪拖拉機帶著鎮壓器一圈又一圈跑來跑去,最終把厚厚的麥子碾成薄薄的麥秸。起場時全家人齊上陣,把麥秸挑到場邊垛起來,因為每家的場都互相挨著,趕到誰家起場大家伙都去幫忙。我們小孩拿起特制的帶把的木板也幫忙往一塊攏,最后匯聚成一個長的梭子狀的麥堆后,大人們趁此機會喘口氣吸根煙歇一會兒。然后走到麥堆旁用木锨揚起麥糠裹著麥子試試風向,風向對頭,風力大,再累也得搶時間揚完場再歇。
麥季忙就忙在搶收搶種,收割完馬上就得種秋莊稼,苞谷、綠豆、黃豆、芝麻、谷子、高粱,還有拐子紅薯等,都要合理安排上。老莊稼把式常說熱苗子莊稼,耽誤一晌就不一樣。每一塊麥收完就趕緊耩秋莊稼,耩莊稼是個技術活,得請莊上的老把式掌耬,我常常牽牛幫耬,現在回想起來,還忘不了,應該一上手就會。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原來收麥種秋前前后后個把月,現在有大型聯合收割機和播種機,三五天連收帶種就結束了。原來麥收結束就要去糧管所排隊交公糧,現在延續二千多年的皇糧國稅早就取消了,收多收少全是自己的,種的每畝地國家還有補貼,這是我爺爺輩們父輩他們那兩代人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在此要感謝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帶領我們一步一步走向繁榮富強!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