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影片公司,和國歌誕生有關
摘要:電通公司的謝幕,絲毫不影響《義勇軍進行曲》成為永恒的經典。
眾所周知,《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是1935年上映影片《風云兒女》的主題歌。與國歌相比,說起這部電影的出品方——電通影片公司(以下簡稱電通公司),許多人并不一定了解。這家成立于1934年的影片公司,如何催生了國歌的誕生?
有聲電影的孕育
19世紀末期,電影作為一種新穎的文化樣式進入上海,旋即以其獨特的風采,受到大眾青睞。電影放映在浦江畔生根開花,迅速向大江南北輻射,影響日益擴大,經濟效益日漸上升,由此引起中國一些民族資本家和知識分子開辦中國電影制片業的興趣和愿望。
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和中國電影版圖上,電通公司與同時代的影片公司相比,在經營業績和社會影響力等方面都不能算第一集團。從它開業之初到謝幕,歷時約一年半的時間,但其出品的《桃李劫》《風云兒女》等4部影片,都成為當年左翼電影的經典代表作品。
20世紀20年代后期,有聲電影在美國發展起來。中國的類似技術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初。1933年9月,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司徒逸民、龔毓珂和馬德建經籌措,在上海蒲石路(今長樂路)一條弄堂里成立電通股份有限公司,經營“三友式”有聲電影錄音、放音設備,打破了外國在電影錄音方面的壟斷地位。翌年春,中共地下黨的電影小組通過司徒慧敏與其堂兄司徒逸民取得合作,將該企業改組為電通影片公司,司徒慧敏擔任制片主任,電影小組負責人夏衍等以較為隱蔽的方式從事影片選題及內容制作。
后來的諸多學術研究都認為,電通公司轉型之際正是左翼電影運動關鍵之時,而這與司徒慧敏的身份——中國共產黨電影小組成員,有著較為密切的關聯。電通影片公司成立后,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桃李劫》,這也是中國早期有聲電影代表作,主題曲《畢業歌》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影片號召廣大青年擔負起天下興亡的重任,上映后大受歡迎,《畢業歌》也成為當時著名的抗日救亡歌曲。
田漢在獄中完成歌詞
《風云兒女》是電通公司的第二部影片,主要講述了知識分子由象牙塔斷然走向抗日戰場的故事,電影劇本和主題曲由田漢負責。
當時,田漢的處境比較困難。他四處奔波,忙于各類革命文藝活動,最棘手的就是躲避國民黨反動派的追捕。盡管如此,他還是按計劃于1934年11月完成劇本。據司徒慧敏回憶,田漢輾轉送來的創作是“十來張直行的稿紙”(一說“寫在幾頁十行紙上”),上面“不依行格、用毛筆細字寫成,這僅能稱作故事梗概”。當初本子標題為《鳳凰涅槃圖》,此后才定名為《風云兒女》。
1934年底,田漢的故事梗概由夏衍和許幸之接手,并最終形成電影文學劇本和分鏡頭劇本。1935年2月19日,田漢被捕入獄。據田漢長子田申回憶:“分鏡頭腳本還沒來得及寫,2月19日晚上,父親和梅蘭芳研究訪蘇聯演出的劇目后回家時就以‘宣傳赤化’的罪名被捕了。”許幸之回憶說,當他接手《風云兒女》的拍攝時,手頭拿到的電影劇本中有關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和插曲《鐵蹄下的歌女》的歌詞部分都是空白的。但不久,去監獄里探監的同志,輾轉帶來了由田漢在獄中寫的一段歌詞,這就是《義勇軍進行曲》的原始手稿。
《風云兒女》的拍攝始于斜土路(2567號)片場,大部分在荊州路405號完成。這也是永恒經典《義勇軍進行曲》孕育的過程。田漢、聶耳、夏衍等投入了極大的革命熱情。據許幸之回憶,聶耳當時領導著一支業余歌詠隊,擔任歌詠隊的指揮。這個歌詠隊幾乎每周都來電通公司排練,參加合唱的除了當時影劇界的演員外,還有工人和職員。許幸之記得在演唱《義勇軍進行曲》時,由于合唱隊來的人太少,唱完以后聽錄音時,大家都覺得聲音略顯單薄、氣勢不夠,于是聶耳就讓許幸之動員幾個劇組的演職員一起來重新演唱,最后連導演也成了合唱隊員。
聶耳從國外寄樂譜
1935年4月1日前后,又傳來國民黨反動派要抓捕聶耳的消息。經中共地下組織的安排,聶耳決定立即離滬,東渡日本,然后轉赴歐洲,繼續自己在音樂上的深造。
出國前一天,聶耳還趕到電通公司攝影棚用簡譜初稿試唱,認真傾聽司徒慧敏和張云喬等人的修改意見。聶耳赴日后不久便寄樂譜(當時暫名《進行曲》)給孫師毅和司徒慧敏。從歌詞曲譜完整度而言,這就算是定稿,但歌名未定。
《進行曲》顯然不適合作為歌名。有學者研究認為“進行曲”這三字,也是聶耳赴日期間受日本樂曲的刺激而來。當時,孫師毅主編《電通畫報》半月刊要發表此歌曲,需要擬定歌名。電影文學劇本稱此為“軍歌”,片中又提到東北有義勇軍,左翼電影多有表現關內關外的抗日義勇軍。于是,《進行曲》順理成章地定名為《義勇軍進行曲》。
聶耳出國之后,為使主題歌的演奏效果更好些,許幸之找到作曲家賀綠汀幫忙,并得到僑居上海的猶太裔俄國作曲家阿爾夏洛莫夫幫助,請其代為譜寫樂隊伴奏,這就是影片中由小號和軍鼓進行伴奏的主題歌。1935年5月初,青年歌唱家盛家倫,電通公司演職人員鄭君里、金山、顧夢鶴、司徒慧敏和施超等,在呂驥、任光等音樂家的鼓勵下,組成一個小小的合唱隊,經過幾天的練習于5月3日第一次將《風云兒女》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在東方百代唱片公司錄音棚內(今徐家匯公園“小紅樓”)灌制成唱片發行。
《風云兒女》公映后,《義勇軍進行曲》很快就以其激昂的曲調及動人心魄的歌詞感染了無數觀眾。許多人為了學會這首歌曲反復觀看電影,不久就出現了電影院內一起高聲歌唱的動人場面。1938年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42個國家參加的反法西斯侵略運動大會上,音樂家任光指揮巴黎華僑演唱了《義勇軍進行曲》。從此,這首歌走向了世界。
成為永恒的經典
拍攝了4部影片后,電通公司未能實現拍攝成本控制的管理弊端成了致命傷,被迫于1936年4月停業。電通公司的謝幕,絲毫不影響《義勇軍進行曲》成為永恒的經典。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義勇軍進行曲》在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廣為傳唱,成為國際反法西斯陣線的戰歌之一。二戰期間,美國、英國、蘇聯、印度、新加坡等國的廣播電臺常播放《義勇軍進行曲》,表達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共同心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在中南海豐澤園召集國歌問題討論會,畫家徐悲鴻提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作代國歌。經過熱烈討論,毛澤東同志綜合了大多數人的意見,宣布接受徐悲鴻的建議,全場鼓掌表示贊同。1949年9月27日,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個決議案中第三個決議寫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2004年3月14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明確,憲法第一百三十六條增加一款,即作為第二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國歌同國旗、國徽一樣,是國家的象征,具有同樣的憲法地位。
每個中華兒女唱起《義勇軍進行曲》,都會想到自己肩上的責任,積極為祖國的富強、民族的復興貢獻力量。國歌誕生在上海,也是我們這座城市的榮光和自豪。
(作者系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三級調研員)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