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牛圓了俺的致富夢
文/圖 全媒體記者 李玉榮通訊員 李書令 李瑞 劉爽爽
5月24日,在正陽縣汝南埠鎮余樓村的黃牛養殖場內,陳冬冬認真地打掃著牛圈,180頭健壯的黃牛身上泛起彩緞般的光亮,正在主人的精心照料下安靜地吃著料草(如圖)。看著眼前的光景,陳冬冬一臉興奮。“2012年春,在我打工受挫后,通過東挪西借加上在當地信用社(農商銀行的前身)的貸款,買了10頭黃牛,開始了養牛生涯。目前,黃牛已發展到180頭,是銀行一直陪伴著我、呵護著我。一路走來,沒有資金支持,我是走不動的。”陳冬冬講起他的“發家史”時,將金融支持的字眼提得特別響亮。
說起養牛,1991年出生的陳冬冬并不輕松。開始時由于粗放散養,收益甚少。之后,他從改良種牛品種入手,提高出肉率,縮短養殖周期,收益逐漸好轉。到后來,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市場行情越來越好,陳冬冬養牛致富的信心倍增。2018年,在銀行的支持下,陳冬冬到內蒙古一次性就購買了40頭牛犢,他的養殖規模達到80頭,當年他的凈收入達到30萬元。于是他擴大圈舍,增加了飼料加工設備和倉儲。
2021年3月,正陽農商銀行工作人員了解到陳冬冬再擴大養殖規模資金有缺口時,將陳冬冬授信額度又增加了30萬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有了充足的資金保障,陳冬冬開始走上了生態循環養殖道路。
目前,陳冬冬與安徽省一家養殖公司簽訂了蚯蚓養殖回收協議。他投入20萬元在養殖場旁建了10畝蚯蚓養殖區,購買了蚯蚓種苗。他用腐熟的牛糞養殖蚯蚓,消除有機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再將蚯蚓糞做成有機肥出售。
陳冬冬管理牛棚也用上了電子眼,通過工作監控室,他可以觀察各個養殖區的情況。陳冬冬指著電子屏說:“這里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養殖區、育肥區的各個角落。還可以觀察到飼料加工區、有機肥加工區的生產情況,我足不出門也能盡收眼底。”
陳冬冬不但自己致富了,還通過免費傳授養牛技術,引領鄉鄰們走養牛之路,他的先富帶后富的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
在談及當地養殖產業發展前景時,正陽農商銀行主要負責人韓華說:“作為當地人民自己的銀行,一定要不忘初心、擔當使命、傾心三農,用金融活水全力支持養殖業發展,推動全縣養殖業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