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圣地·竹溝頌歌》在確山革命老區拍攝完成
紀錄片“竹溝頌歌”以在確山廣為流傳的竹溝革命民歌為主線,從文化藝術角度反映了確山革命老區和中原革命根據地竹溝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和波瀾壯闊的輝煌歷史。
該片通過追尋竹溝革命民歌誕生與傳承的歷史蹤跡,展示了紅色文化在革命斗爭歷史上發揮的重要作用,也通過對竹溝革命民歌的傳唱,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共產黨、對人民軍隊、對革命英雄的無比熱愛以及對黑暗社會、對反動政權、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也闡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深刻道理。
在該片的拍攝過程中,確山縣文化館、確山縣關工委舞蹈藝術團、確山縣音樂家協會、確山縣愛樂樂團、確山縣第二高中、確山縣藝境聲樂培訓中心等單位積極參與配合拍攝。
在確山革命老區廣為流傳的100多首竹溝革命民歌和歌謠,是確山革命老區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遺存,已經被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些歌曲和歌謠誕生于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各個歷史時期,記錄了發生在豫南地區的重大歷史事件、革命人物和斗爭過程,內容豐富多彩,是一部難得的革命史詩。
“這些歌曲和歌謠抒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情懷和真情實感,在歷史上曾發揮了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重大作用。今天,廣大青年一代中傳唱這些革命歌曲,將會不忘黨的歷史,牢記光榮傳統,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壯志豪情,為建設繁榮富強的祖國更好的奉獻智慧和力量?!贝_山縣文化學者楊建軍如是說。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