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評彈團進京演出 觀眾手持玫瑰 靜聽弦索叮咚
摘要:高博文圍繞“評彈與江南”“評彈與傳統”“評彈與上海”等主題對評彈歷史典故、藝術特色作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將乾隆皇帝與王周士的奇遇等小故事一一道來,“評彈是一門江南的曲藝,每天有幾百家評彈書場在常態化運作。
本報訊(記者 諸葛漪)前晚10時半,千余觀眾手持玫瑰走進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與上海評彈團共赴“午夜玫瑰·人生若只如初見——評彈名家演唱會”。劇院外狂風暴雨,劇院內弦索叮咚、低吟淺唱,北京觀眾與白素貞、賈寶玉、崔鶯鶯、楊玉環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演出謝幕已過零時,觀眾意猶未盡,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與評彈名家盛小云又加演《啼笑因緣》,全場掌聲一片。
“評彈誕生于江南,60年前上海評彈團進京演出引發盛況。時隔一個甲子,我們又來到北京,開啟一段新的征程。”高博文表示,受國家大劇院邀請,5月22日至26日,上海評彈團為北京觀眾帶來“午夜玫瑰·人生若只如初見——評彈名家演唱會”“傳統經典”“碧海青天夜夜心”評彈名家名段專場3場演出。22日演出的《情探》《杜十娘》《珍珠塔》《長生殿》《紅樓夢》《西廂》《白蛇》都是經典唱段。上海評彈團除全團總動員外,還邀請盛小云、張建珍、蔣春雷、陳烽等江蘇評彈名家同臺獻藝,體現長三角文化同根同源。
作為演出先導,5月21日,高博文等做客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壇”,他笑言此行特意做了新演出服,不能坐,得站著讓觀眾看一看。高博文圍繞“評彈與江南”“評彈與傳統”“評彈與上海”等主題對評彈歷史典故、藝術特色作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將乾隆皇帝與王周士的奇遇等小故事一一道來,“評彈是一門江南的曲藝,每天有幾百家評彈書場在常態化運作。評彈不講究聲光電,它是安靜、慢悠悠的,旋律與呼吸相近。聽了之后,大家會覺得很放松、很減壓。評彈演員放噱頭,聞者哈哈一笑,動靜結合。”高博文還結合現場演示對評彈“說、噱、彈、唱、演”做了細致的講解,“評彈表演‘一人多角’,演員跳進跳出,忽而代表說書人,忽而代表觀眾,忽而代表第三方評判。因此聽評彈如同觀察一個小社會,聽完之后感悟會變得更加全面。”
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同時,上海評彈團還往返浙江,參加舟山普陀大劇院2021夏日演出季,連續推出4場演出、2場講座,讓“江南的聲音”成為被全國觀眾喜愛的“中國聲音”。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