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在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隆重舉行
摘要:揭牌儀式結束后,信陽職業技術學院領導和師生分兩組參觀《竹溝革命斗爭史》基本陳列和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復原陳列。
駐馬店(記者 張新義)5月20日上午,“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在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北門隆重舉行。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楊良新,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列富,院黨委委員、工會主席黃新,確山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特色區副書記李軾出席,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及確山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負責人,干部職工代表共100多人參加揭牌儀式。
李軾首先致辭。他說,竹溝是紅色沃土。早在1926年,這里就點燃了革命的火焰。竹溝是革命搖籃。抗日戰爭時期,我黨通過在竹溝舉辦教導隊、黨訓班、青訓班等,培養了大批黨政軍干部,先后向敵后出兵17批共4800多人次,新四軍二師一部,四師、五師的基干隊伍和三、七師的部分骨干都來自竹溝,成為新四軍的主要發祥地。竹溝是抗戰燈塔。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隊留守處所在地,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四省黨的工作概歸中原局領導,使竹溝成為我黨在中原地區發展的重要陣地和戰略支撐點。竹溝是英雄史詩。劉少奇、李先念等10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朱理治、王國華等80多位省部級干部,徐海東、張愛萍、王震等100多位將軍和200多名地師級干部在竹溝戰斗、工作、生活過,因此被譽為“小延安”。他希望竹溝革命紀念館以這次掛牌儀式為新的起點,努力使展廳和中原局舊址成為思政課課堂,使革命史料和文物成為思政課教材,使講解員成為思政課教員,履行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的光榮職責。
之后,楊良新講話。他說,確山與大別山地理位置相連,黨的組織相通,革命星火相承,紅色文化相同,形成了水乳交融,交相輝映的英雄史詩和壯麗凱歌,已成為中國革命斗爭的雄渾音符,豫南烽火歲月的紅色交響。把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作為“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是院黨委作出的重要決定,是造就高素質師資隊伍,培養德智體美勞學生的現實需要,也是深化黨史教育的有力舉措。今后,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將發揮人才薈萃,知識密集,信息靈通等優勢,為深化竹溝革命斗爭史研究,提高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陳展和講解水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儀式現場,楊良新與李軾共同揭牌。
揭牌儀式結束后,信陽職業技術學院領導和師生分兩組參觀《竹溝革命斗爭史》基本陳列和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復原陳列。參觀結束后,在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報告廳,館黨支部書記、館長魯金亮圍繞《綜述竹溝革命斗爭史》與院領導和師生進行了共同探討和交流。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