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不忘思黨恩
□ 張富存
歲月在翻書,人類的飲水歷史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新中國成立前,俺村一口水井也沒有,吃水要到村西邊的小河里去挑。且不說這水質怎樣,是否有害健康,僅是一日三餐用水挑來挑往,就讓人作難。晴天還好,若是天公不作美,逢上風雨驟來,再加上坡陡路滑,要是再讓那些缺乏青壯男丁的家庭攤上,個中滋味,就可想而知了。
可以想象,沒有水井的年月有多無奈。同一條河里,這邊有人正打著水,那邊就有人開始洗刷,碰上這樣讓人尷尬的場面,是常有的事。因為人們的飲水安全沒有保障,致使許多比如肝炎、腦炎這類現在很少甚至絕跡的傳染病在那時仍能泛濫,可想而知,這對那個物資匱乏、缺醫少藥的年代來講,其后果意味著什么。
新中國成立后,大家一心跟著共產黨走,日子才一天天好起來。1959年,在當地政府的關懷下,俺村挖了第一口深水井,全村人終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放心水。從此,以前那種動不動就暴發的傳染病也漸漸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生機盎然的動人場景。槳聲燈影里,轆轆的汲水聲,木桶的搖擺聲,交融成一行行生動的詩句,邀來一個個晨曦,送走一抹抹晚霞。大家扭著秧歌,唱著《大海航行靠舵手》的紅歌,載歌載舞地歡慶著當家作主后的美好生活。
改革開放的春風又給本就蓄勢待發的春天帶來了勃勃生機。隨著農民們腰包鼓起,蓋的新房一家比一家好,電視機、電冰箱這些以前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的電器也進了尋常人家。1985年,俺還打了獨自享有的第一眼壓水井。至今仍記得,當清冽的泉水從地下流出的那一瞬,母親的眼睛飽含淚水,那是致富后的農民對一個時代的褒獎啊!
一切仍在變著。這不,剛剛還沉浸在使用壓水井吃水方便的喜悅中,一轉眼,又被更先進、更方便的電動式自吸泵代替。坐在家里,既不擔心風吹雨打、溝深坡險,也省去了挑水的辛苦,電閘一推,清洌的水流出來,做飯、洗衣、日常洗刷全搞定。1998年,靠著電動式自吸泵,俺家還建了溫室大棚,一棚棚黃瓜綠瑩瑩、翠嫩嫩。飲水思源,此時我想要說的還是這句話:“我們趕上了好日子啊!”
尤其是近幾年,老百姓的日子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舉目四望,一座座小洋樓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小汽車滿街滿院,新修的水泥路圍著村莊,喝水也喝上了自來水,誰還愿意再用自吸泵啊,只需水龍頭一擰,想多美就多美!不僅如此,現在你再去鄉下看看,老百姓抗旱澆麥用噴灌、澆園用滴灌,就連養豬場里的豬也喝上了自來水。
此刻,不由讓我想起了上小學時讀過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效仿當年江西人紀念毛主席他老人家那樣,在黨的百歲華誕來臨之際,我也寫了這篇文章,就叫《飲水不忘思黨恩》,權作我為這個隆重的節日獻的一份賀禮吧。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