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爺
在建黨百年華誕之際,當紅色的歷史打開閘門,黨的輝煌歷程和無數共產黨人的革命事跡奔涌而來。73年前,我的姥爺,一個42歲的革命者,為了他所追求的信仰和光明前景,被敵人殺害在共和國黎明的前夜,長眠在遂平這片紅色的土地。他的革命事跡伴我成長至今。生活在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時代,讓我更加無法止住對他的懷念,無法止住對他青春奮斗足跡的追尋。
小時候,常聽媽媽講述姥爺的事情。姥爺名叫張翼珍,又名張玉珍,少年聰慧,識文斷字,早年參加八路軍。1948年3月姥爺在新中國成立前與他的戰友12人在遂平車站被國民黨活埋殺害,是革命英雄。這一切對少年的我只是概念。只有每次在姥姥家看到那塊烈屬光榮的木牌,心中才升起對姥爺發自內心的敬仰和追思。總是追問慈祥的姥姥關于姥爺的故事。可姥姥卻也僅僅知道姥爺忙,姥爺與她總是聚少離多,平時對姥姥也極少講述他在外面的事情。因為革命是有保密紀律的。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在我上中學時,慈祥溫暖的姥姥離開了我。2012年5月,我的母親也因病去世。從此,再也無人能講述姥爺的革命事跡,留給我的只有那幾句講了無數遍的記憶和無盡的追思。
今年4月,隨著全黨黨史學習教育的展開,我在《遂平縣志》烈士英名錄中找到了姥爺的名字。他1906年4月出生于沈寨楊樓東張莊村,1937年1月參加革命,1948年2月犧牲在今天的遂平車站街道辦事處轄區,犧牲時任西遂大隊司務長。查閱《中國共產黨--遂 平 縣 歷 史 第 一 卷 》(1921~1949),在第十四章--遂(平)西(平)縣的合并與分治第一節中查找到這樣的記述:1948年3月20日,西遂縣愛國民主政府第三區政府中隊30人,駐在玉山附近楊莊。夜間,突遭國民黨十一師一個營和國民黨遂平大隊近千人的包圍。當發現敵情后,中隊立即組織突圍,利用夜間撤到河坡,利用有利地形與敵人周旋,戰斗一個多小時,斃敵數名,部分戰士沖出包圍圈,玉山區中隊5人犧牲,12名區工作人員被俘,后大部分被國民黨遂平縣大隊長李明志活埋。
時過境遷,滄海桑田。歷史會被塵封,但卻不會被淹沒;英雄會被活埋,但卻不會被遺忘。姥爺和他的戰友們犧牲之地早已湮沒在廣袤的大地,無人記起具體位置,更沒有烈士紀念碑去標注他們的英名,幾十年來一直沉睡在烈士英名錄中。但姥爺的革命精神卻一直穿越時空伴隨著我。因為,紅色基因的血液早已在我的身體里流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姥爺的革命事跡一直影響著我、激勵著我、改變著我,讓我有幸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讓我有機會,更有義務和責任記取革命先烈的信仰和追求,不斷砥礪初心,鑄就忠誠、干凈、擔當的精神,為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人民履職盡責,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