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齊聚駐馬店 研討高明樓遺址考古新發現
駐報集團全媒體記者 王曉晶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宣傳駐馬店文物考古資源優勢,推進駐馬店史前至夏文化時期相關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5月16日,經省文物局同意,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駐馬店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駐馬店文物考古研究所協辦的“駐馬店高明樓及相關遺址考古新發現專家咨詢會”在駐馬店市召開。
會前,來自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國家博物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北京大學、山東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鄭州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10余位專家學者考察了高明樓遺址發掘現場,并參觀了高明樓、雙高樓、老虎窩等遺址出土的文物。
咨詢會議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主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李世偉、張小虎和安陽師范學院的蔡金英分別就駐馬店高明樓、雙高樓遺址考古工作,駐馬店練江河流域環境考古學研究和駐馬店國樓遺址發掘整理初步認識作了專題報告。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駐馬店近幾年的考古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高明樓及相關遺址考古新發現為研究駐馬店地區史前至夏文化時期的文化發展與演變、小型遺址聚落布局、功能分化及社會組織結構等提供了寶貴材料,具有重大的歷史研究價值。高明樓及相關遺址價值大,文化內涵豐富,考古工作細致規范、思路清晰、理念方法可行。同時,就駐馬店高明樓及相關遺址的空間位置和時間節點,聚落結構和演變過程,房址、壕溝的發掘,各項數據采集,多學科研究準確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各專家學者指出,下一步要全面確定房址規模,盡快厘清歷史分期、人口構成、文化歸屬、生產生活狀況、歷史變遷等重點問題。要對現有發掘成果進行系統整合,注重細節研究對現有發掘成果進行徹底消化。
據了解,駐馬店高明樓遺址位于劉閣街道高明村西,練江河支流北岸的崗地上。遺址中部隆起,四周漸緩低下,高出周地面3米,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40~260米,南北寬150米,分布面積約36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5~1.6米,采集陶片、石器,可器型有鼎、豆、罐、碗、石斧、石鑿、石錛等,屬龍山文化遺存。
該遺址是1985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的。1992年、199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駐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等單位為配合板橋供水工程分別對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500平方米。
2020年9月,為配合107國道繞改建工程的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馬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高明樓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完成發掘面積2500平方米。主要發現有房址、灰坑、灶等遺跡。所見遺存的年代主要為龍山文化(王灣三期文化)時期,少部分遺存年代屬石家河文化時期,另見到少量屈家嶺文化時期遺物。遺址的發掘對于研究駐馬店練江河區域龍山文化時期小型聚落遺址的聚落布局、功能分區、社會組織結構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次會議將對傳承弘揚中原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駐馬店市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提升駐馬店市文物考古工作水平,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下一步,我市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考古和文物保護利用工作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積極探索文物保護利用新模式,進一步提升駐馬店文物考古和文博事業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文物承載歷史,啟迪未來的作用,推動駐馬店文物考古和文博事業高質量發展。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孫書杰,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市博物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高明樓及相關遺址出土的文物。
考古專家在高明樓遺址考察。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