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輩當自強!我們敬仰他們,也渴望成為他們
摘要:昨天在復旦上演的這一幕,格外讓人難忘:在《覺醒年代》中飾演陳獨秀的演員于和偉,和陳望道先生之子、復旦大學教授陳振新來了一次“面對面”。“通過這次的人物塑造,我從陳獨秀、李大釗等一批先進知識分子,以及陳望道先生等當時的一批新青年身上,領略到了他們的精氣神、他們的風骨、責任與擔當。
無論是驚人的播放量、滿屏的“吾輩當自強”彈幕,還是一個個由學子們自發“安利”的小視頻,《覺醒年代》在青年群體中的“熱度”毋庸置疑。來自觀眾年齡層的統計顯示,該劇的六成“劇粉”都是90后、00后
在一次次淚目、一幕幕刷屏 “致敬”中,熱播劇《覺醒年代》在無數大學生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記:這部劇極具真實性,有血有肉,傳遞著百年前一代“新青年”的理想與追求;這部劇極具感召力,因為它呈現了所有中國人心中最難以磨滅、最感到自豪的集體記憶。
昨天下午,《覺醒年代》劇組主創人員和主演走進復旦大學,與青年學子分享他們的創作心路歷程。大家仿佛又一次穿越時空,回望百年前那段光輝歲月,與劇中的熱血青年們一起,重走了一次初心之旅。
在這堂沉浸式黨課的末了,主創、主演們還與大學生共同朗誦詩歌《青春宣言》,相輝堂內,慷慨激昂的《青春宣言》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在這部作品中,看到“最美好的中國人”的樣子
“我從來不追劇,但《覺醒年代》是個例外,這部電視劇的每一集都讓我欲罷不能,因為我從這部作品中看到了‘最美好的中國人’的樣子。”昨天的活動主持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的一席話,引發了在場很多人的共鳴。為了參與交流,張力奮特地從復旦大學圖書館特展部借出了《新青年》創刊號的原件。這本在《覺醒年代》中頻繁露面的雜志,第一任主編就是陳獨秀。1920年,《新青年》的主編一職被移交給了后來的復旦大學校長陳望道先生。
昨天在復旦上演的這一幕,格外讓人難忘:在《覺醒年代》中飾演陳獨秀的演員于和偉,和陳望道先生之子、復旦大學教授陳振新來了一次“面對面”。
參演《覺醒年代》,是于和偉第三次扮演陳獨秀。“通過這次的人物塑造,我從陳獨秀、李大釗等一批先進知識分子,以及陳望道先生等當時的一批新青年身上,領略到了他們的精氣神、他們的風骨、責任與擔當。這次的創作經歷,將讓我受益終生。”
“我在差不多第41集的時候,在劇中看到了父親年輕時候的模樣,父親對理想執著的追求,以及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又仿佛回到我的眼前。”陳振新回憶,“在1920年時,《新青年》已成為我們早期黨組織的機關刊物。而為了傳播馬克思主義,早年的共產黨人想盡一切辦法。記得父親在《新青年》中設了一個專欄,引入了各種宣傳、介紹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文章,這些文章影響了許多年輕人。”
在同頻共振中完成“二次創作”,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無論是驚人的播放量、滿屏的“吾輩當自強”彈幕,還是一個個由學子們自發“安利”的小視頻,《覺醒年代》在青年群體中的“熱度”毋庸置疑。來自觀眾年齡層的統計顯示,該劇的六成“劇粉”都是90后、00后。
昨天,活動原定下午三點開始,但是在兩點不到,復旦大學相輝堂前,學生就已經排起了長隊。這樣的場景,也出乎導演張永新的意料。在張永新看來,因為他們的喜愛,這部劇在網絡上完成了二次創作,包括當年的名言警句也一一呈現在網絡上,掀起一次次傳播熱潮。“創作者和觀眾是同頻共振的,我們都敬仰那個時代,更尊崇像我們先輩那樣一個又一個大寫的中國人,我們也渴望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傳承那樣的精神。”
至今,張永新的書房中仍然保存了拍攝這部電視劇時的一張通告單,其中有31個角色,包括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羅章龍、黃凱、劉世培、鄧中夏等等。“這份沉甸甸的名單,每一個名字都是一部傳奇。這些有思想、有抱負、有擔當的年輕人為挽救家國于危難不斷探索、奮斗乃至犧牲。而我們要塑造出這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要展示他們的民族大義,還有他們的日常、柴米油鹽和悲歡離合。”
“觀看這部劇,猶如一次初心之旅。”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學生王羽雯說,在看劇前,她對于從晚清到民國初期那個年代的認識,還停留在中學的歷史教科書上。“《覺醒年代》全景式再現了百年前的歷史畫卷,我和同學一起三刷、四刷后,大家對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對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初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聽完來自主創團隊的分享,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學生劉東昇也有了不一樣的感受:“《覺醒年代》堪稱一部寶藏劇,動人的故事與鮮活的人物不僅照亮了百年來青年們上下求索的道路,也啟迪著當代青年追求真理,勇擔大任。”(記者 姜澎 儲舒婷)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