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成的書畫求索之路
摘要:韓國成說,把書法寫好沒有秘訣,如果有秘訣,就是臨帖,這是“不二法門”,只有通過臨帖,才能達到與古人的心靈溝通,才能尋找到古人的足跡,才能更好地繼承傳統,化古為新。在名師的指點下,他以書入畫,深厚的書法功底,讓他的山水畫線條更靈動,意象更凝練概括。
韓國成畫作。
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
兒時受父親熏陶,一張廢舊的報紙,一支破毛筆,開始了他書法臨摹的第一課。經過十年如一日心摹手追和多位名師的精心指導,他的書畫作品頻頻入選全國大展,令身邊朋友刮目相看,他就是韓國成。如今的他,遵循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原則,藝術的造詣漸入佳境。
兒時受父親熏陶癡迷書法
“書法是我靈魂的一部分。我愛書法,不僅是因為受喜歡書法的父親的熏陶,更是因為它讓我體驗修身養性的樂趣,感悟陰陽之道的傳奇。”韓國成說。
韓國成小時候,每逢春節時,村子的人都拿上紅紙排隊到他家求其父親書寫春聯,這讓他對父親非常崇拜。于是,在他6歲那年,他就拿起家里唯一的一本《玄秘塔》大字毛筆字帖,一張廢舊的報紙,一支毛筆,開始了他的第一課。
就這樣日復一日地練習,廢紙簍里堆滿了他用報紙臨寫的柳體大字。上學時,一有課余時間他都用在了練字上。放暑假時,大人們在樹蔭下乘涼,其他的小伙伴們在一起玩耍,他卻用小樹枝在沙土窩里練習書法。
只有遵守法度 方可少走彎路
有人經常問青少年學習書法最重要的秘訣是什么?韓國成說,把書法寫好沒有秘訣,如果有秘訣,就是臨帖,這是“不二法門”,只有通過臨帖,才能達到與古人的心靈溝通,才能尋找到古人的足跡,才能更好地繼承傳統,化古為新。
韓國成告訴記者,古往今來,臨帖歷來受到書法家的高度重視,活到老,臨到老,即使是書法大家,也從不輕視和怠慢。歸納起來8個字:多讀,多臨,多寫,多看。多讀書,寫字本來就是讀書人的事,書讀得好而字寫得不好的人有之,但絕沒有不讀書而能把字寫好的人;多臨帖,每一篇好的書帖,都是前代書法家用畢生精力獲得的成果,不僅內涵充實,而且外形優美,多臨可以加速我們的學習進程;多寫,臨是臨他人的,寫是寫自己的,臨是收集材料,寫是吸收消化。多看,看是研究,是琢磨,不但要多看古人的,更要多看自己的,看古人的重在發現優點,看自己的重在發現缺點和不足。
到生活中獲取營養
書畫同源。這幾年,韓國成喜歡上了山水畫。在名師的指點下,他以書入畫,深厚的書法功底,讓他的山水畫線條更靈動,意象更凝練概括。在學畫過程中他臨摹歷代名家名作,精研傳世經典,堅持外出寫生,對藝術的虔誠和癡迷使其悟及藝理,境界和藝術水平發生了質的飛躍。
著名畫家開紅四說,韓國成近幾年的畫作進步較快,這都與他強硬的基本功有關。正因如此,他的畫耐看,有內容,既普羅大眾,也入高層法眼,受人喜歡。人們常說的意境、韻味、情趣、美學、人文情性,在他的作品中都能體現。
“書畫離不開傳統的深造,也離不開到生活中去吸取營養!只有一邊伸向傳統的淵源,一邊到生活中來體驗,筆墨才能跟得上時代,否則藝術的創新也就成了口號。”韓國成說。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