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叔父
我的叔父康明倫,因年事已高,內臟器官衰竭,于辛丑年農歷二月二十八日與世長辭,享年97歲。叔父的溘然辭世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他那嚴謹治學,敬業奉獻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那寬廣的胸懷,溫和的性格,給我們留下了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回想起與他老人家相處的日子里,他那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依然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叔父于1949年參加革命,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叔父從教幾十年,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無論是在小學還是在高中任教,他所教過的學生只要提起他,無不稱贊,贊揚他的嚴謹治學,以及他為人處世風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他在西平縣完全中學任教擔任初中一年級的班主任,當時國家對學生的生活補貼實行助學金制,他在工作之余親自走訪了解學生家庭經濟狀況,摸清實底,讓真正家庭條件差、上不起學的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補貼。1957年,正是他人生中的巔峰期,可是意想不到的天災人禍降到他身上,經醫院檢查他被確診為肺結核病,當時的醫療條件肺結核病幾乎屬于不治之癥。學校為了讓他盡快治病,把他從班主任崗位上調下來到教務處工作。
叔父離休后,本應該是在家里頤養天年,可是就在他離休后的第二年,當時在全國興起了修志之風,我縣同全國一樣,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組織部分離、退休老教師充實到縣史志辦公室,叔父也受聘于此。在這里他一干就是十來年,直到《西平縣志》一書出版發行。盡管當時他已有六十多歲,但他那忘我的工作精神,至今使我難以忘懷。當時他主要負責西平縣境內方言的收集與編輯,叔父為了準確及時地收集整理我縣不同鄉村的方言,跑遍了全縣十幾個鄉鎮。那時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六十多歲的他騎著自行車走村串戶,調查記錄語調發音。每到一個村還要邀請村里的長者,講解方言發音的歷史淵源。記得有一次他從外地出差剛回來還沒顧上休息,單位急著趕時間,要把縣志的初稿整理出來,他得知這個情況后,顧不上旅途的勞頓,二話沒說,迅速趕到單位投入到工作中。當時為了趕寫縣志,節假日不休息,晚上加班是常事?!段髌娇h志》能夠高質量出版發行,與叔父的辛勤耕耘也是分不開的。
完成工作使命后,我的叔父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
回家后的叔父,仍然堅持看書學習,他的床頭柜上,整齊地擺放著《康熙字典》,《英語字典》及各種各樣的教學工具書。為了鍛煉大腦,他每天堅持背英語單詞,成語典故等。村上的學生放學做作業一旦遇到難題或是英語發音不準時,總是跑到他的住處請教,他都會認認真真地為他們輔導。我們做晚輩的也會時常抽出時間回去看望他,每當見到我們時,他總是先問孩子們的學習情況,然后再問及我們的工作情況,等臨走時,還要再三囑咐:要注意身體,教育好孩子,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叔父這一輩子給予晚輩們的精神食糧太多了,但他從不講兒女們對他的回報。前幾年老人家已經入耄耋之年,在老家生活諸多不便,我六弟(堂兄妹排行老六)把他老人家接到縣城里居住,我們去看望他的機會就多了。叔父的記憶力特別好,盡管九十多歲的高齡了,耳不聾,眼不花,我姑家幾個表兄弟在南陽工作,也時常給他打電話問安,他都會把那邊所有的大人,小孩問候個遍。我的叔父很會理性處事,從不給子女們添麻煩,吃飯也從不挑食,每天給自己打理得干干凈凈。就在他發病的那天,仍然像往常一樣,安詳地離開了我們。
叔父的一生雖是平凡的一生,但值得我們驕傲。他帶著對晚輩們的眷戀,依依不舍地走了,我們一定會把他留下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發揚光大。叔父安息吧!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