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博物館建黨100周年紅色記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色文物系列介紹(一)
摘要:建黨100周年紅色記憶 《拂曉報》 《拂曉報》,中華民國,2013年征集,現藏駐馬店市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拂曉報》先后成為中共安徽省宿縣地委和蚌埠地委機關報。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曉晶)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充分挖掘革命文物及其背后的歷史故事,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的愛黨熱情,振奮民族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從即日起駐馬店市博物館將陸續推出建黨100周年紅色記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色文物系列介紹。此次紅色記憶系列文物介紹精選了10多件具有特殊意義的文物藏品,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建立新中國的光輝歷程。
據了解,駐馬店市博物館現收藏革命文物120余件,種類繁多,主要有紙質類、武器類、日用品類、各種票證、紀念章、錢幣等。紙質有報刊、書,武器有槍、手雷、手榴彈、刀、流星錘等,日用品有藥箱、望遠鏡、馬鞍、燈、軍用壺等,票證有米票,錢幣多為地方發行,紀念章、榮譽章較多,反映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階段取得的偉大成就,彰顯中國共產黨歷久彌新的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此次,駐馬店市博物館推出建黨100周年紅色記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色文物系列介紹,目的就是為了回顧歷史,不忘初心,啟迪著我們,昭示著未來,砥礪前行。
建黨100周年紅色記憶 《拂曉報》
《拂曉報》,中華民國,2013年征集,現藏駐馬店市博物館。報紙長38、寬27厘米。中華民國卅七年九月九日刊,第一四一九期,共兩版,因年代久遠,紙面已經泛黃,四周有破損。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王國華、周俊鳴在河南確山縣竹溝組建豫鄂邊省委,創建紅軍游擊隊,開辟桐柏山區根據地,成為南方八省十四處游擊根據地的一面旗幟。抗日戰爭爆發后,為迅速開辟河南乃至華中抗戰新局面,1938年9月,黨中央在竹溝設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劉少奇(化名胡服)為總書記,朱瑞、朱理治、彭雪楓、鄭位三為委員。于是劉少奇、李先念等領導人從延安來到竹溝,領導豫鄂皖蘇地區黨的工作,竹溝成為我黨在中原地區的重要陣地和戰略支撐點,被譽為“小延安”。
彭雪楓受中央委派1938年2月來到竹溝,擔任河南省委軍事部長,兼統戰委員會主任,領導發動魯、豫、皖、蘇廣大敵后游擊戰爭,組織訓練抗日武裝。中原局成立后,彭雪楓擔任在竹溝成立的新四軍游擊隊司令員兼政委,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抗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彭雪楓認為:“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只有把全民族動員起來,萬眾一心,才能戰勝敵人,報紙是傳播革命道理最迅速、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就想創辦一份報紙。當時,既無印刷工具,又缺紙少墨,他就發動群眾,弄來兩支鐵筆、兩塊鋼板、兩桶油墨、一把油滾、一塊木板和半桶高樂牌蠟紙。在彭雪楓的倡導和組織下,1938年9月29日,第一份《拂曉報》在竹溝鎮的一家農舍中誕生了。彭雪楓親自為報紙起名、刊頭題字,并撰寫發刊詞《拂曉報—我們的良友》。
關于“拂曉報”名字的由來,彭雪楓在發刊詞中滿懷激情地寫道:“‘拂曉’代表著朝氣、希望、勇敢、進取、邁進、有為,勝利到來的意思。軍人們要在拂曉出發,要進攻敵人了。志士們在拂曉要奮起,要聞雞起舞了。拂曉催我們斗爭,拂曉引來光明。”為了辦好這份報紙,無論是在艱苦的行軍路上,還是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彭雪楓都親自為《拂曉報》撰寫社論、評論文章,并時常對宣傳方針、版面安排、標題制作、印刷發行等進行指導。彭雪楓說:“報紙蘊藏著巨大的戰斗力,把報紙辦好,它的作用并不比一個團、一個旅的戰斗力小 ”。
《拂曉報》是油印報紙,初為2日刊,后改為日刊。這份報紙一經面世,就旗幟鮮明地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報道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一心抗擊日寇的斗爭事跡,指導部隊進行時事政治教育,受到廣大抗日軍民的熱烈歡迎。因其油印刻印技術精湛,版面設計新穎美觀,在華中抗日根據地和新四軍的油印報紙中始終名列第一。該報存續時間較長,從第300期開始,《拂曉報》發行到延安、重慶、桂林、西安及華北等地,后經周恩來和范長江同志的努力,一度發行到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印度等反法西斯同盟國,并被視為珍品收藏。1942年元旦,《拂曉報》和中共淮北區黨委機關報《人民報》合并,成為中共淮北區黨委機關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拂曉報》先后成為中共安徽省宿縣地委和蚌埠地委機關報。1972年6月停刊。1981年1月1日復刊,是中共宿縣地委機關報。如今,《拂曉報》是中共安徽省宿州市委機關報。
《拂曉報》在抗戰時期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戰斗的勝利,通過組織人民、鼓動人民,在推動全面抗戰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黨中央贊揚《拂曉報》是“人民的喉舌”、“戰斗的武器”、“叫破五更的破曉雞”,與騎兵團、拂曉劇團并稱為新四軍第四師的三大寶,是抗日戰爭時期華中根據地一顆璀璨的明珠。創刊人彭雪楓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