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熱評:送給媽媽一朵花
摘要:陪伴在母親身邊的人是幸福的,為母親做上一頓飯、送上一枝表達愛的萱草花,很貼心;不能陪伴在母親身邊的人也不必內疚,在外打拼或求學同樣承載著母親的愛與希望,記得給母親打個電話,彈個視頻,親口送去祝福和思念,也順便約好下次的歸期,同樣溫暖。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 題:送給媽媽一朵花
新華社記者 尹思源
人能表達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愛;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
無論任何時候,我們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愛,感謝母親的生身之情、養育之恩。
梁啟超曾說“蒙養之本,必自母教始”。自古以來,母親就是每個人最早的老師,母親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生活技能,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孟母“斷機杼”教會孟子持之以恒;陶母“封壇退鲊”讓陶侃清白做人、廉潔做官;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成了岳飛一生的堅持……母親的教導循循善誘、潤物無聲,在潛移默化中教會我們寬容與堅強、真誠和擔當。
時至今日,“母親”不再只關乎血脈的傳承,更有了新的精神內涵。這幾天,“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張桂梅再一次感動了許多人。幫助1800多名大山女孩考入大學的她,還是福利院177個孩子的媽媽。“雖然我沒孩子,但是現在看到這幫孩子,有兒的有兒,有女的有女,脫離了愚昧、貧困,我完成任務了。”她本不必如此,但她卻這樣做了。她的無私奉獻,讓大山里的姑娘們走向更廣袤的天地,也詮釋著“母親”二字新的含義。
母愛不圖回報,我們表達愛的方式也無須拘泥于形式。陪伴在母親身邊的人是幸福的,為母親做上一頓飯、送上一枝表達愛的萱草花,很貼心;不能陪伴在母親身邊的人也不必內疚,在外打拼或求學同樣承載著母親的愛與希望,記得給母親打個電話,彈個視頻,親口送去祝福和思念,也順便約好下次的歸期,同樣溫暖。
“遙遙的天之涯,萱草花開放。每一朵,可是我,牽掛的模樣。”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