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新發現 開啟脈沖星深度研究
摘要:此次,基于“中國天眼”對處于超新星遺跡S147中脈沖星J0538+2817的觀測,國家天文臺李菂、朱煒瑋團組的姚菊枚博士首次通過閃爍分析的方法獲得脈沖星J0538+2817在超新星遺跡S147中的徑向位置和速度,結合已有切向速度測量獲得三維速度。
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 董瑞豐)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有新發現。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基于“中國天眼”的觀測,我國科研人員首次找到了脈沖星三維速度與自轉軸共線的證據,標志著天文學家開始利用該望遠鏡深度研究脈沖星。
國家天文臺博士姚菊枚介紹,大質量恒星死亡時,會以超新星爆炸方式催生一類中子星——脈沖星。中子星的起源包含了極其復雜的物理機制,當前人類用計算機進行的超新星模擬,無法產生速度和自轉軸共線的中子星,這說明人類對于中子星起源的認識還需進一步加深。
比起自己的“前身”恒星,年輕的脈沖星具有更高的運動速度和更快的自轉。經過幾十年研究,科學家發現一些年輕脈沖星的速度和自轉軸普遍存在共線的關系。但由于年輕脈沖星徑向速度測量非常困難,以往研究中對脈沖星速度和自轉軸方向的比較,停留在垂直于視線方向的二維平面上。
此次,基于“中國天眼”對處于超新星遺跡S147中脈沖星J0538+2817的觀測,國家天文臺李菂、朱煒瑋團組的姚菊枚博士首次通過閃爍分析的方法獲得脈沖星J0538+2817在超新星遺跡S147中的徑向位置和速度,結合已有切向速度測量獲得三維速度。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