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平輿縣供電公司:一位“老兵”的堅守
摘要:由于桿塔裝置的特殊設計,王紅軍全程幾乎都是呈弓步的姿勢站在一根橫擔上作業,21米的高空,他僅憑著兩根安全繩和1雙堅實有力的腿牢牢地“釘”在那里,手上熟練地使用著工器具進行著更換操作。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孫 磊 閆夢珂文/圖) “這是平輿縣城10千伏線路最高的一個桿塔,1995年這條線路架設的時候,就是我爬上去做的。我更有經驗,還是我上吧。”國網平輿縣供電公司城區供電部副主任王紅軍一邊說一邊認真穿戴安全防護用具,準備登桿作業。
4月29日下午,平輿縣城區10千伏魏供1健康路分支引流線燒壞,需要立即更換,作業人員需要登上高達21米的10千伏魏供1線路與10千伏平8線路聯絡開關桿塔,操作難度可見一斑。王紅軍帶領搶修人員到達現場之后,發現搶修隊員中還沒有人有過20米以上高空作業的經驗,塔高風急,他擔心大家的經驗不足夠安全地完成搶修任務,便當機立斷決定由自己登高作業。
時間就是命令,49歲的王紅軍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具,在工作監護人嚴肅的目光下開始向21米桿塔頂部攀登而去。一步一步,他爬得很穩,卻讓在場的其他人默默揪心。很快,王紅軍爬到了需要更換引流線的位置,驗電、吊裝5公余斤多重的工具包上桿開始作業……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由于桿塔裝置的特殊設計,王紅軍全程幾乎都是呈弓步的姿勢站在一根橫擔上作業,21米的高空,他僅憑著兩根安全繩和1雙堅實有力的腿牢牢地“釘”在那里,手上熟練地使用著工器具進行著更換操作。在整整30多分鐘的操作過程里,王紅軍沒有改變過姿勢,蔚藍的天空下,是他嚴肅又堅毅的臉龐映在了筆者的相機里……從登塔到搶修完畢下塔,歷時50分鐘,魏供1線路也于下午6時成功送電。
據了解,王紅軍是一名退伍軍人,在部隊服役時鍛造了過硬的身體素質,退伍參加工作20多年來,一直在供電線路、配電設備旁戰高溫、斗嚴寒,練就了一身過硬技術。他退伍不褪軍人本色,時刻牢記初心使命,時刻保持著部隊形成的優良作風,曾連續15天參加搶修,也曾因體力透支而中暑倒下。王紅軍經常對他的搶修隊員說,想一想為革命犧牲的老前輩,我們干這點兒活、受這點兒累算什么?革命先輩為人民把命都豁出去了,我們為老百姓供好電是我們的本職工作,辛苦一點兒累一點兒又算得了什么呢?
王紅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如今,他年近五旬,參加工作30年,依然戰斗在電力搶修第一線,身先士卒,登高作業,不愧為始終堅守在搶修一線的“老兵”。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堅守,才能點亮平輿的萬家燈火,點亮國網平輿縣供電公司“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奉獻之魂。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