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鎖精神”是我們的傳家寶
今年清明節前夕,多年不見的老友閆治忠從外地回到新蔡老家,我倆得以見面。老友相見,相談甚歡,回憶起多年前的舊友和往事,尤其是“金庫一把鎖”的故事,讓我感慨良多。
30年前,我剛入職不久,在人民銀行駐馬店分行發行科工作,閆治忠當時是人民銀行新蔡縣支行發行保衛科科長(股級)。他從部隊連職干部轉業,因善于帶隊伍而深得青年職工尊重。
1990年4月中旬,領導為慰勞縣級發行保衛干部,特意組織9個縣市支行的發行保衛科科長去洛陽看牡丹,我領隊。聽說閆治忠也去,我特別興奮,心想,這次可逮著個機會跟閆治忠好好交流交流了。那時候,不光閆治忠以工作嚴謹著稱,他的前任——省分行表彰的勞模、優秀共產黨員張鳳倫也是我們人行系統發行保衛科赫赫有名的一把好手,被業內同仁譽為“金庫一把鎖”。
那幾天,我一有時間就找閆治忠聊天,話題也多半與他的前任張鳳倫有關。勞模張鳳倫的故事,一樁樁一件件,尤其是在“75·8”洪水中舍小家捍衛國家金庫的事跡,令人心生崇敬。
1975年8月,駐馬店轄區一場震驚中外的特大洪水在人們沉睡中發生了。一向因地勢低洼、洪水頻發而被戲稱“洪水招待所”的新蔡縣,更是70%的區域被洪水覆蓋。時任新蔡縣支行發行保衛股長的張鳳倫堅守金庫,被困在不到3000平方米的行院內,有時刻被大水淹沒的危險。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有條不紊地把所有發行基金裝袋、封存,做好隨時應急搬遷的準備。洪水沒有退去,也沒有再大。就這樣,他在金庫門前一守就是20多天,直到洪水徹底退去。
洪水過后,以家庭為單位自救建房,張鳳倫卻仍然顧不上自家的事。他緊盯金庫,日夜堅守,寸步不離。他老婆為了給家里壘個窩,一邊照顧4個孩子,一邊和泥、脫坯、砌墻,一個人扛起了全家。直到她因腿部受傷送進醫院3個月之后,張鳳倫才趁有人接替一把的工夫,匆匆趕到醫院看了一眼,就又回到他放心不下的金庫。張鳳倫對老婆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行里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我的工作崗位幾經調整,兜兜轉轉,于2017年5月被派往新蔡縣支行任黨組書記、行長,上級黨委給我的任務竟然是奔著恢復發行庫而來。經歷了30年的時光,又同我最初的工作崗位金庫業務綁在一起,工作地也是張鳳倫當年工作所在地、閆治忠的家鄉。只可惜老勞模張鳳倫已于20多年前去世,閆治忠已退休多年,長期跟孩子生活在天津。
既是朋友,又是同仁,多年不見,話題自然離不開現在的工作。這幾年,人行新蔡支行抱定“寧可空防一萬、不可失防萬一”嚴謹態度,加強管理,淬煉隊伍。不僅如此,新蔡縣支庫還積極推進“央行金盾工程”,利用現有的信息通信監控技術,增強了“統一指揮、協調應對、嚴防死守、確保安全”的應急反應能力。
經過淬煉,人行新蔡支行這支隊伍成為一支勇于擔當的隊伍。去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因兩名守衛人員被隔離在家,守衛班長韓林帶領另外3位同志不辱使命,從大年三十開始連續56天24小時堅守在崗,吃住在行,確保了發行庫安全無差錯。事后我才了解到,4名同志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韓林患有高血壓,還做過甲狀腺惡性腫瘤切除手術;張衛國患有嚴重痛風病,病發時疼痛難忍;汪東偉和姚松松都是90后青年,但他倆的孩子都不過兩歲、三歲,家中境遇也都有難處……不僅守衛人員克服困難堅守崗位,人民幣發行崗位的員工在疫情嚴重期間也一樣讓人敬佩。為保障防控資金及時撥付,從大年初二就上班,每天嚴陣以待。石杰科長帶著張鴻飛、牛犇兩名90后小伙子,深入轄區銀行網點監督對流通中人民幣進行嚴格消毒,要求收支兩條線,在市中心支庫的支持下,堅持投放原封券,堅決防止可能帶有新冠病毒的現金在轄內流通,堵住了通過現金傳播病毒的可能性。張鳳倫的敬業負責嚴謹的“一把鎖精神”在關鍵時刻得以延續。
聽完我的講述,閆治忠這位“一把鎖精神”的見證人、二傳手,連連向我豎起了大拇指:“新蔡支行好樣的,真正把金庫一把鎖作為傳家寶傳了下來,張鳳倫老股長可以含笑九泉了。”
我也欣慰地笑了。
我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推進的當下,追憶勞模張鳳倫,弘揚“一把鎖精神”,傳承基層央行紅色基因,將我們的傳家寶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和我的同事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