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朱桂蘭照顧癱瘓兒子26年
摘要:為了支付醫藥費,朱桂蘭的老伴郭作良和兒媳凡小雪不得不外出打工,照顧郭小學的重任就落到朱桂蘭身上。看著母親為自己操勞,郭小學很自責。朱桂蘭的細心照顧,讓臥床多年的郭小學從未長過褥瘡。 26年來,為了郭小學,朱桂蘭哭過、苦過、累過、痛過,但從未放棄過。
朱桂蘭推著兒子散步。
文/圖全媒體記者 周濤 通訊員 賀志勇
平輿縣東皇街道張廟社區任樓村82歲的朱桂蘭不離不棄、無怨無悔地照顧著因病癱瘓的兒子郭小學26年,用行動向我們詮釋母愛的無私和偉大。
“有你在,這個家才叫家”
1996年春,29歲的郭小學正在村里的窯廠出磚坯,突發腦出血。住了幾個月醫院以后,郭小學保住了性命,但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遺癥。看著年幼的兩個孫子和傷心欲絕的兒媳,朱桂蘭的心都碎了。
為了支付醫藥費,朱桂蘭的老伴郭作良和兒媳凡小雪不得不外出打工,照顧郭小學的重任就落到朱桂蘭身上。
剛開始,郭小學雖半身不遂,但生活還能勉強自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忍受著精神與肉體雙重折磨的郭小學看著母親為自己四處奔波、尋醫問藥,心里越來越急,犯病了。
郭小學先后犯病3次,做了5次手術。8年前犯病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他喪失了語言能力,無法與人溝通。
每天,朱桂蘭都要為郭小學穿衣、刷牙、洗臉,還要幫他翻身、按摩。為防止郭小學在家發生意外,多年來朱桂蘭從未走過親戚,出過遠門。
看著母親為自己操勞,郭小學很自責。他沖著母親發脾氣、不吃東西,甚至想尋死。朱桂蘭何嘗不知道兒子的心思,著看郭小學難過,她總是笑著說:“小學,你是俺兒,今后你要陪著俺走余下的路。有你在,咱們這個家才叫家。”
“說啥我也不同意”
朱桂蘭性格直爽,為人和善,年輕時非常能干。隨著子女先后成家,朱桂蘭想著可以享福了,誰知郭小學突發腦出血,幸福的日子顯得那么遙遠。
家有病人,開支大、負擔重,郭小學的兩個兒子早早輟學和母親分別外出打工貼補家用。盡管一家人省吃儉用,日子仍過得緊緊巴巴,大兒子近30歲才成家,二兒子28歲入贅到外鄉,無力照顧父親。
禍不單行,郭作良又患了食管癌,與病魔斗爭幾年后,于2014年10月去世。朱桂蘭只能獨自擔起照顧兒子的重任。
郭小學長期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需要尿布,朱桂蘭把鄰居送來的舊衣服洗干凈縫成尿布,用完后洗洗接著用。
張廟社區黨支部書記郭金珠說,朱桂蘭每天都把家里收拾得很干凈,家里一點異味都沒有。
“說啥我也不同意。”當家人和朱桂蘭商量要把郭小學送到托養中心時,朱桂蘭說:“小學不會說話,到那我不放心。”
“一家人在一起最幸福”
26年過去了,在朱桂蘭的悉心照料下,郭小學55歲了。經歷了這么多年,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艱辛,日子過得簡單而又平凡。
如今,已經滿頭白發的朱桂蘭依然每天天不亮就開始忙碌,早早地準備她和郭小學的飯。郭小學睡醒后,朱桂蘭先給郭小學捶背捏腿,活絡筋骨,再給郭小學洗臉、刷牙、刮胡子,把郭小學收拾干凈后,再推出去轉轉。
朱桂蘭的細心照顧,讓臥床多年的郭小學從未長過褥瘡。因為郭小學肌肉嚴重萎縮,身體很弱,每吃一口飯,都要停下來歇一會兒再接著吃。就這樣,每次等郭小學的飯吃完,朱桂蘭的飯也涼透了,但朱桂蘭從未催促過他一句。她總說:“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
26年來,為了郭小學,朱桂蘭哭過、苦過、累過、痛過,但從未放棄過。
“是俺給大家添麻煩了。”一臉淳樸的朱桂蘭不好意思地說:“這幾年,村里的干部一直幫俺,給小學辦了低保,辦了殘疾證,還給俺提供了困難救助金。小學能活到現在,多虧了國家的好政策。”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