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招聘”能否真就業
摘要:高校畢業生在瀏覽招聘網頁 劉穎 攝 一些用人單位對“云招聘”帶來的新變化也持積極態度。多位用人單位招聘負責人表示,在“云招聘”時代,面對目不暇接的公司和職位,畢業生要擦亮雙眼,做好調研。
202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首次突破900萬人,達到909萬人。與此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云招聘”正逐漸從“游擊隊”升級為“正規軍”,成為用人單位主要的招聘手段。這種新的招聘模式究竟能否有效滿足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需求?
“云招聘”已成標配
2020年12月2日,在湖北武漢舉行的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當日,有超過50萬個崗位通過線上平臺同步向全國高校畢業生推送。
山西太原一高校本科畢業生小劉通過“云招聘”如愿找到了工作,他對這種招聘方式很認可:“之前的畢業生在畢業季非常匆忙,一邊要完成論文,一邊還要去各大城市參加宣講會。而現在,我只需在學校就可以完成這些工作,這讓我在求職時準備更加充分。”
山東大學新聞學專業碩士畢業生小黃認為,免去與競爭者同臺競技的場景,在宿舍就能參加視頻面試,有效緩解了緊張情緒,幫助她表現得更加從容和自信。
高校畢業生在瀏覽招聘網頁 劉穎 攝
一些用人單位對“云招聘”帶來的新變化也持積極態度。北京某教育機構負責人事工作的陳經理表示,線上招聘不僅覆蓋面更廣,也為企業節約了一筆可觀的招聘費用。
“以前受時間和經費限制,我們在一些城市只能開展一兩場宣講會,覆蓋的學生最多不過幾百人。”陳經理告訴半月談記者,而現在,學生參加線上宣講的積極性很高,公布宣講時間后,當天的參與人數能達到過去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公司也有了更多時間放在后續篩選環節上。
新困擾隨之出現
“云招聘”突破了空間限制、降低了求職和招聘成本,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帶來便捷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困擾。
——彼此了解不全面。“云招聘”的低成本讓簡歷“海投”行為顯著增加,畢業生并沒有耐心對每個用人單位和投遞的崗位深入了解,造成入職后離職率上升。此外,線上面試對求職者的觀察不夠直觀,易造成面試官的判斷出現偏差。“比如在群面環節,由于網絡延遲,彼此插話、打斷的情況很普遍,無法判斷求職者的真實意圖;而在線下面試時,這些細節都會被納入考察范圍。”陳經理說。
——選擇增多造成拒簽率上升。不少人事經理表示,以往來參加面試的求職者普遍衣著整潔,態度誠懇,而參加線上面試的求職者態度較為放松,即使收到offer (錄用通知)也經常出現拒簽的情況。
——部分企業故意多發offer后解約。為避免招聘中處于被動局面,一些企業提前大量發放offer,并在后續的培訓或考核期內與“不合格”者解約。“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盡早鎖定求職者,以掌握選擇權。但這樣會讓許多被解約的求職者浪費大量時間,錯失應聘其他企業的機會。”陳經理說。
多方合力紓解難題
在國際疫情壓力不減、國內局部疫情時有發生的情況下,“云招聘”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會繼續發展,只有多方合力才能更好發揮其作用。
多位用人單位招聘負責人表示,在“云招聘”時代,面對目不暇接的公司和職位,畢業生要擦亮雙眼,做好調研。同時,用人單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開展線下面試,以補充線上面試的局限,慎重選擇候選人并發放offer。
對于部分企業故意多發offer后解約的現象,北京京鼎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星水表示,由于雙方還沒有形成勞動合同,目前法律對這種行為沒有明確的約束,“希望相關部門及社會輿論對這種情況予以關注和監督,引導企業尊重求職者的公平求職權,保障他們的基本權益,避免浪費寶貴的求職時間”。(記者 解園)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