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癡馮松濤
文/圖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
上蔡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古有篆書家李斯,今有隸書家毛國典。馮松濤就生于蔡國故地。
馮松濤自幼喜歡墨香,跟隨鄉間藝人臨池不輟,后畢業于天津美院,師從名師賈廣健。多少年來他孜孜以求,筆耕不輟。也許是骨子里的那一份淡泊與清凈的緣由吧,很少有人知道他,這也是他難能可貴之處,處之若素,平淡而低調。
馮松濤在駐馬店求學時,我們曾同處一寢,他言語不多,一份淡然一份安靜。那特有的含清氣質總會讓人很自然地想起花中君子——荷花。
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他把荷花定位為“花中君子”。荷花這一君子清而不冷,絢爛之極而復歸平淡,高猶可攀,植根塵俗卻不染塵,把松濤學友喻為花中君子當如此。
馮松濤善畫荷花,多少年來他賞荷、畫荷,駐馬店的大小荷塘,百種荷花如數家珍。他畫荷是畫他自己的人格與思想,荷花不是因人喜歡而開放,也不會因為有人不喜歡而不開,馮松濤就這樣年復一年地用手中的畫筆將心里的那一朵朵蓮花靜靜畫出來。
雖然馮松濤公務纏身,但他依然能夠如癡如醉地在他的荷夢里快樂暢游,實屬難得。他的畫面所呈現地從宋元至現代之文脈氣息常常讓人流連忘返。設色高雅清凈,景境分明,沒有太多的技法成分,一花一葉一蟲一鳥在他的畫里都表現出豐富的哲理禪意,觀賞他的荷花作品,一種別開生面無上清涼的境界油然而生……
馮松濤筆下的荷花得荷之質,荷之韻。其體現出的風晴露霧、雨雪風云,疏密深遠,陰陽濃淡,那荷的靈動,荷的寧靜,荷的君子之氣是他心目中所追求的荷之韻質。
因此,馮松濤筆下的荷花是會說話的仙子,謙謙君子,陌上其華,與心靈家鄉那朵盛開的蓮,物我兩忘。
畫荷二十余年,馮松濤常說:“賞荷、畫荷,一輩子都不會厭倦!”
“出塵離染,清潔無暇”,中國人喜歡荷花,似乎達到了情有獨鐘的地步。
自古至今,畫荷名家佳作可謂層出不窮。清代石濤的《墨荷圖》,朱耷的《荷石圖》,齊白石的《秋荷》,張大千的《彩荷》,石魯的《荷趣》等名畫,從不同的角度描繪荷花的品格和融入荷文化的自我精神意識。
以馮松濤畫荷之癡,戀荷之深,相信未來定不負他!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