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奮進“十四五” 從傳統農機邁向現代農機全程機械化
摘要:作為一個農業大市,我市正在向農機大市、農機強市邁進,縱觀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全市農機人的辛勤勞動和付出。
記者 張建福 陳誠
領導、嘉賓參觀長侖農業機械產業園的尖端農業機械設備及各個組裝生產車間。
先進的青儲機。
花生收獲機現場演示收獲技術。
農機手喜領跨區作業證。
大型收割機收割小麥。
高地隙噴灑機在噴灑農藥。 (以上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植保無人機在作業。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今天,全國農業機械及零部件展覽會在我市召開,標志著我市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現代化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是我市農機人向全市人民交出的一份滿意答卷。“十三五”期間,我市農機中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農機中心的關心和支持下,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精神,加快推進農業全程全面機械化智能化現代化,為我市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農機力量。
過去的五年,我市農機人秉承為農服務的初心,運用一顆顆“紅心”“恒心”“匠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0年,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296.63萬千瓦,拖拉機53.8萬臺,拖拉機配套農具146.09萬臺。全市主要農作物小麥綜合機械化水平為99.94%,玉米綜合機械化水平為81%,花生綜合機械化水平為85%,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為88%,較“十二五”提高了2個百分點,正陽縣、確山縣、上蔡縣、泌陽縣率先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機械耕整地做到了應耕盡耕,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水平得到穩步提升,超過全省、全國水平。西平縣畜牧機械產業集群實現了從制造到“智”造的轉變,叫響了“畜牧機械、天中制造”的好聲音,有力地推動了全省乃至全國畜牧養殖業朝著集約化、自動化、智能化、生態環保化方向發展,為畜牧養殖業現代化進程作出了突出貢獻。
堅守一顆“紅心”——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以黨的建設高質量引領農機事業高質量發展。市農機中心提高政治站位,突出黨建引領,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中當先鋒,擔重任,攻堅克難,讓黨旗在戰斗一線高高飄揚,不斷凝聚持續推動農業機械化服務農業生產的“硬核”力量,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提供堅強保障。
“十三五”期間,市農機中心黨支部把開展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作為嚴格黨的組織生活關鍵舉措,創新黨的組織活動形式,著力推進“主題黨日”活動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提升。近年來,市農機中心黨員干部經常深入對口幫扶單位西平縣于營村,結合于營村實際,努力探索農民增收新模式,實行黨員干部“一帶十”模式:一名黨員干部帶動十戶貧困戶,提高貧困戶脫貧致富新本領。同時,認真做好遍訪貧困戶的工作,積極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活動,宣傳黨的脫貧攻堅政策,結合脫貧攻堅政策帶來的變化,讓群眾表達“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心聲。2020年,指導貧困戶種植花生、紅薯,每畝增收1000多元。協調26人到西平縣服裝產業園務工,月收入3000元左右。三夏期間,黨員干部帶頭組織小麥聯合收割機幫助于營村貧困戶收割小麥300多畝,解決了全村貧困戶收割小麥的困難,有力地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市農機中心黨組展現出非凡的擔當,主動出擊,及時成立由市農機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鮑秋仁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做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各縣區農機系統黨員干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其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農機生產服務,實現了單位防控無疫情、分包社區無疫情、幫扶村無疫情,為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階段性勝利作出積極貢獻。
疫情期間,市農機中心扎實開展企業服務日活動,利用每月15日的“企業服務日”活動為農機行業解難紓困。積極與市縣農行、農商行溝通協調,為企業牽線搭橋,實現銀企對接,為全市廣大農機生產企業、經銷商提供月息3.2厘的農機商戶e貸。截至2020年底,已為全市農機生產企業、經銷商和農機手授信3.2億元,提供貸款4200萬元,有效解決了農機企業資金短缺的“瓶頸”。
善用一顆“恒心”—— 為農服務優質高效
強農惠農政策實施持續高效,農機購置補貼有序推進。近年來,隨著農民機械化作業意識不斷增強,購機熱情高漲,我市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出現較大缺口,不能很好地滿足農民購機的需求。為解決這一問題,市農機中心通過當面匯報、邀請領導來駐調研等形式,多次申請增撥農機購置補貼協調資金。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市農機中心在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中,獲得調劑資金7900萬元,占全省總額的48.1%,得到上級部門的支持,受到市政府通報表揚。
“十三五”期間,市農機中心共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1.1682億元,其中中央資金106828萬元,補貼機具數76170臺,享受補貼農戶58570戶,拉動農業消費20.5434億元;爭取土地深松資金10185萬元,補助土地面積369余萬畝,為農服務的同時,極大地拉動了我市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重要農時全程機械化服務農業生產。每年“三夏“”三秋”期間,市農機中心想方設法確保農業機械不帶病作業,全力服務全市農業生產。同時,深入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行動,持續叫響“天中麥客,收獲中國”名片,全面完成“三夏“”三秋”農業機械化生產任務,為我市糧食核心區建設順利推進、確保國家糧食生產安全作出突出貢獻。
2020年麥收期間,全市收割機投入總量約2.9萬臺,參加跨區作業的收割機占比7成以上“。三夏”期間共發放《跨區作業證》1.2萬多張,每年為農機手帶來近40億元收入。“十三五”期間,我市發放跨區作業證51004個,僅此一項為農機手節約作業成本10億多元,總計為農機手帶來近200億元的收入,為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提供了堅強保障。
全力加強農機安全生產。近年來,市農機中心從單純行政管理向綜合服務轉變,有效打通農機系統服務農民和農機手“最后一公里”。組織農機監理所業務人員深入各縣區開展農機檢修和上牌辦證工作,為我市農機手開展跨區作業提供了有力保障。2020年,全市共免費辦理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注冊登記9571臺(套);免費辦理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證5462人、到期換證2906人次。深入田間地頭免費為農業機械進行必要的技術檢測和故障維修,檢驗機具52250臺,受到農機手和農民朋友的歡迎。
“十三五”期間,我市拖拉機注冊登記13179臺,申領駕駛證8919人;聯合收割機注冊登記31608臺;開展的農機化教育培訓大行動,累計培訓各類農機從業人員16萬余人。
保持一顆“匠心”—— 創新技術成果連連
我市是農業大市,也是農機使用大市。“十三五”期間,我市農機技術人員本著“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精益求精,圍繞小麥、玉米、水稻、花生四大作物生產,因地制宜開展試驗示范,積極承擔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和“黃淮海夏玉米機械粒收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兩個項目,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成果獎),另有1個農機推廣項目獲得三等獎,為此,市農機中心受到市政府通報表揚。我市推廣應用的“夏直播花生免耕播種同位施肥技術”,實現了小麥機收后無需清理秸稈、無需秸稈還田直接進行花生播種,不但節約成本,而且在爭搶農時時不產生揚塵污染,實現了化肥、農藥施用雙減量。
在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方面,我市與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農機生產企業加強協作,不斷提升產品新工藝,使花生從播種到管理、從收獲到初加工,全部實現了機械化。花生收獲期由原來的45天縮短為現在的10天左右,大大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實現了黏土地大規模種植花生的奇跡,進一步推動了我市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再上臺階。
春耕始,萬物生。近年來,植保無人機、智能灌溉系統等智能化農機裝備已成為現代化農業的標配。放眼天中大地,早已蓄滿科技的力量。位于上蔡縣洙湖鄉前三里村小麥長勢喜人,4臺高地隙噴灑機在麥田作業,噴灑范圍達12米寬,大幅度提高了效率,節約了人力成本;在汝南縣王崗鎮麥田上空,1架植保無人機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緩緩起飛,霧狀除草劑被均勻地噴灑在農田里,僅僅10余分鐘,10余畝麥田就噴灑完畢。開春以來,全市農機作業公司、農機專業合作社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積極投身于春耕春播現場,一臺臺大中型拖拉機、植保無人機等活躍在田間地頭,在春耕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解放了農村勞動力,全面提升了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現代化。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作為一個農業大市,我市正在向農機大市、農機強市邁進,縱觀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全市農機人的辛勤勞動和付出。站在新的起點上,市農機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鮑秋仁表示:“‘十四五’已經開啟,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全市農機中心工作,發揮行業優勢,全方位提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為糧食穩產增產貢獻機械化力量,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