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信仰之光燭照天中大地
摘要:市楊靖宇研究會秘書長喬長泰表示,在新時期大力宣傳楊靖宇英雄事跡、弘揚楊靖宇精神,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此次回鄉參加清明祭英烈活動,楊靖宇將軍嫡孫馬繼民難掩激動之情。
記者 劉華山 見習記者 耿楊揚
春風拂松柏,清明祭英烈。4月4日上午,我市舉行“學黨史、祭英烈、守初心、擔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竹溝革命烈士陵園、楊靖宇將軍紀念館等地人流匯聚,來自社會各界的千余名代表共同緬懷英烈、寄托哀思,堅定傳承紅色基因,從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
“烏云之中見青天,竹溝就是小延安,一聲號令震破天,千軍萬馬上前線。”位于確山縣城西的竹溝鎮,曾經是民主革命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的重要革命根據地,先后走出了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等革命先輩。
竹溝革命烈士陵園中央,革命紀念碑巍峨聳立。72名在竹溝英勇戰斗過、為共產主義事業建樹不朽功勛的烈士長眠于此。人們凝神瞻仰、齊唱國歌、鞠躬默哀、敬獻花籃,向革命先烈表達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時,一場穿越時空的精神接力也在悄然進行。
確山縣靖宇小學四年級學生楊子藝每年都會跟隨老師同學們一起來這里參加紀念活動。“我們幸福安穩的今天,是無數革命先輩孜孜以求的明天。我們要牢記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繼承發揚他們的偉大革命斗爭精神,更加珍惜光陰、拼搏進取,立志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熠熠生輝的黨史里蘊含著偉大的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茁壯成長的寶貴精神滋養。竹溝鎮中心小學校長曹雙表示,清明時節,緬懷英烈、祭奠英魂加深了師生們對竹溝紅色文化的學習,堅定了大家傳承英雄精神、凝聚奮進力量的信念,從而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竹溝革命紀念館內,一張張珍貴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鮮活再現了昔日激情燃燒的歲月。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最近又恰逢清明,前來參觀的游客比平時更多了。”90后的段金玲從事館區講解工作已經10年了,對竹溝革命歷史如數家珍。“每一次講解都是一次心靈洗禮,尤其隨著大家學習黨史的意識不斷增強,竹溝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我也更有干勁兒了。今后,我會以更加專業的講解,講好紅色竹溝故事,把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傳遞給更多人。”
故土復館祭英雄,忠魂猶在瞰山河。今年清明節,經過完善提升,楊靖宇紀念館正式復館,這座寄托了天中人民英雄夢想、家國情懷和繾綣深情的民族精神地標,在今天迎來了第一批參觀者。他們中有退伍老兵、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學校師生……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總占地160畝,建筑面積19000平方米,包括將軍紀念主展館、將軍故居和將軍紀念公園三個部分。主展館大門朝北,雙檐斗拱,青瓦石墻,建筑宏偉壯觀,整體呈豫南傳統民居的風貌特征。廣場正中央,10米高的楊靖宇將軍漢白玉雕像巍然而立。
“他戰斗在東北抗日的戰場之上,令抗戰的烽火不息長燃;他長眠于白山黑水沃野之間,使殘暴的敵人心驚膽寒……”展館內,高亢哀婉的樂聲響起,渾厚的配音、沉重的畫面,一下子將人們帶回那個風雨如晦的戰爭年代。
“十路大軍攻打確山城”“五四運動”“秋收起義分糧”等半景畫和景觀模型,與實物展示結合,生動再現了楊靖宇將軍生天中、出中原、越黃河、跨長城、奔赴白山黑水的傳奇一生。
“在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之際,楊靖宇將軍紀念館的復館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楊靖宇將軍的一生是波瀾壯闊、恢宏壯烈的,楊靖宇精神永遠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激勵后輩振興中華、開拓進取的強大力量。”市楊靖宇研究會秘書長喬長泰表示,在新時期大力宣傳楊靖宇英雄事跡、弘揚楊靖宇精神,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天參加開館儀式、參觀紀念館,能深刻感受到黨和政府、家鄉人民對于民族英雄楊靖宇的珍視。”此次回鄉參加清明祭英烈活動,楊靖宇將軍嫡孫馬繼民難掩激動之情。“每每回想起爺爺的革命斗爭故事,都會深受教育、充滿力量。”
馬繼民說,作為將軍的后代,將會傳承弘揚好將軍革命遺志、紅色家風,接續奮斗、砥礪前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