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波逐浪 中國沖浪探索前行
摘要: 希望 沖浪隊目前實力最強的女將是不折不扣的“后浪”——年僅12歲的楊思琪,她10歲開始接觸沖浪,教練評價她“水感好,膽子大,很有天賦”。沖浪不是純體能的項目,傷病控制得好,沖到30歲都沒有問題?!敝袊鴽_浪,未來可期。
新華社海南萬寧4月1日電 題:追波逐浪 中國沖浪探索前行
新華社記者李嘉 劉博
3月31日一清早,一輛滿載的大巴從海南省萬寧市興隆縣半山腰的一家僻靜的度假村出發,行駛30分鐘左右停在了日月灣,一個男青年下車朝碧藍的海望了一會兒,不顧車上人的翹首以待,上車招呼司機開走了。
這一情景10分鐘后在石梅灣重復了一次,直到大巴又行駛了一會兒,停在了更遠的富力灣,這位青年觀察了一會兒海,這回終于點了頭,車上的人一個個興奮地下了車。這時距離他們離開駐地已經一個多小時。
這一行人都很年輕,身材偏瘦,曬得黝黑,穿著鮮艷,臉上涂著防曬蠟,手里拎著五顏六色的沖浪板,熱身后就興奮地沖進了海里。
他們是正在萬寧合練的國家沖浪隊。
逐浪
國家沖浪隊教練羅洋不僅要每天查看浪報,還要實地觀察浪況,決定最適合隊伍訓練的浪點。
“今天日月灣和石梅灣的浪都太小了,富力灣稍微好一些,對沖浪隊來說,四處找浪是常態。”羅洋在沙灘上支起一把小傘,一旁的助理教練架起了攝像機拍著乘風破浪的隊員們。
萬寧的浪況在國內已是最佳,但每年只有10月到次年3月較為理想,其他時間浪并不大,一周總有幾天海面平靜無波,沖浪隊只好陸地練體能,或是在度假村略顯簡陋的橢圓形泳池里練游泳。
“一連幾天沒有浪的話,隊員們也得去海里劃劃水,找找水感。”羅洋說,“但抓不了浪,做不了技術動作,無法進步。”
國家沖浪隊副領隊郭志浩介紹,他們原計劃出國追浪,但因疫情原因無法實現,國內沒有合適的沖浪基地,也沒有可以起到輔助作用的專業沖浪池。因此,沖浪隊只能因地制宜,每天辛苦地找浪,盡量多進行海上訓練。
相比陸地和泳池訓練,隊員們更喜歡沖浪訓練。他們精神飽滿,在海里奮力地劃水抓浪。
這支在2018年才成立的隊伍目前有42人,男子25人,女子17人,平均年齡14歲,最小的只有12歲,最大的也不過20歲。隊伍在上周完成了最后一次隊內賽,根據總共6次的隊內賽和兩次體能測試的排名,確定了參加世錦賽的男、女隊員各3人。
主教練王曉飛介紹:“由于起步晚,基礎薄弱,目前我國男子沖浪水平較低,但女子沖浪具有一定競爭力,有希望通過世錦賽入選東京奧運會。”
摸索
2016年短板沖浪進入東京奧運會,為備戰東京,國家沖浪隊2018年正式建立,從零開始,通過一步步摸索,在項目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逐漸掌握了一些規律。
“最初隊伍里多是業余愛好者,當時覺得他們水平很高,但我們不到半年時間就把他們淘汰了。”郭志浩說,“業余沖浪和專業競技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沖浪要求一定的水感和平衡能力,屬于技巧項目,最好是從小培養。”
王曉飛也表示:“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冬訓和測試,我們堅信年輕的隊員潛力無限,是以后重點培養的苗子。小選手年齡小,動作技術上是一張白紙,學習速度更快,也不容易遭遇技術轉換上的瓶頸。”
希望
沖浪隊目前實力最強的女將是不折不扣的“后浪”——年僅12歲的楊思琪,她10歲開始接觸沖浪,教練評價她“水感好,膽子大,很有天賦”。另一位即將參加世錦賽的選手金姝含也只有13歲。
羅洋說:“楊思琪成長迅速,展現出很高天賦,但是大賽經驗還有所欠缺,未來很有希望。”
由于疫情影響,中國隊上一次參加國際比賽還是2019年世錦賽,經過一年多的系統訓練,急需大賽檢驗成果。
“外教評價,我國女子沖浪現在的水平已經很有競爭力,尤其在亞洲。”王曉飛說,“而且成績突出的選手都非常年輕。女子沖浪也將作為我們的一個突破口。”
“要有組合性!動作幅度要大!”楊思琪白色的沖浪板前端寫著大大的幾行字時刻提醒自己。“我喜歡沖浪,因為沖浪很刺激。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出國比賽,拿到好成績。”她說。
在東京奧運會上,沖浪項目設有男、女短板兩枚金牌,將有男、女各20名選手參賽。國際上女子沖浪實力最突出的是澳大利亞隊,男子則是巴西隊、南非隊、美國隊和日本隊等。
王曉飛將目光放在更遠的巴黎奧運會上,“小將們潛力巨大,備戰東京的同時我們也在為巴黎做準備,希望中國沖浪能夠有所突破。”
郭志浩說:“目前女隊的年齡結構非常好,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正是她們開始第二次突破的時候,到2028年奧運會,這些女孩20多歲,正是當打之年。沖浪不是純體能的項目,傷病控制得好,沖到30歲都沒有問題。”
他表示,中國沖浪非常重視人才梯隊建設,目前國內已經有14個省市開展沖浪運動,注冊運動員達到400多人。群眾基礎近年更是大幅提高,萬寧日月灣的沖浪俱樂部從兩年前的三四家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家,三亞后海村更是有50余家,幾乎幾步就有一家俱樂部。
中國沖浪,未來可期。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