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小”開 鏡下切除腦室腫瘤 市中心醫院改變治療方式減輕手術創傷
患者年初開始感到頭疼,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逐漸加重,又出現了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癲癇癥狀。后到當地醫院行頭部CT檢查,提示其腦室內有腫瘤,可能還存在腦積水、腦水腫。醫生建議患者去上級醫院治療。
患者來到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二科求診。入院后,神經外二科值班醫生袁方接診后,完善相關檢查,通過頭顱MRI(核磁共振)的進一步檢查,發現其腦室內有腫瘤伴腦積水、腦水腫。據了解,腦室腫瘤是指起源于腦室壁組織或腦室附近部位組織并向腦室內生長侵犯的腫瘤,且在早期多無特異性臨床表現和定位體征,一般在腫瘤生長到一定體積引起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才會被發現。由于腦室腫瘤的位置較深,一直是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的難點之一。
袁方迅速向科主任高巖升匯報患者情況,高巖升立即帶領全科人員進行病情研討。選擇什么樣的手術入路?術中術后怎么預防各種并發癥和意外情況?這些都需要主刀醫生進行縝密的術前評估做多種術后處理預案。按照常規的腦室腫瘤切除手術一般采用顯微鏡下操作,但腦室內腫瘤位置深,暴露困難,術中往往需要對正常腦組織進行牽拉,可能會出現腦挫傷、血腫形成、癲癇、神經功能缺陷、認知障礙等并發癥。針對上述情況,高巖升與科室的手術團隊制訂了周密的手術方案,在與家屬進行詳細的溝通后,決定為其實施腦室鏡下腦室腫瘤切除術。
據了解,腦室鏡技術無須開大骨瓣,只通過一個較小的切口深入手術部位,將僅6毫米粗的腦室鏡置入患者腦室,便可將手術區域的血管、神經以及腫瘤等情況高清晰地顯示在大屏幕上,更加利于手術操作,更好地保護神經、血管和正常腦組織,術后并發癥少,患者恢復快。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高巖升主任醫師、袁方主治醫師等科室團隊在麻醉醫師、手術室護士的密切配合下,行全麻下腦室鏡下左側腦室占位切除術,耗時近8小時成功切除腫瘤?;颊咝g后恢復順利,現已痊愈出院。
據神經外二科主任高巖升介紹,隨著腦室鏡技術的成功運用,使未來在深部腦室內取瘤有了更好保障,神經外科疾病的治療逐漸由開“大刀”向開“小切口”的方式改變,將為我市的患者帶來更多的希望和福音。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