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縣石寨鋪鎮: 慰問抗美援朝老戰士 銘記歷史傳承精神
摘要:3月22日,石寨鋪鎮黨委書記王彥一行人走訪慰問石寨鋪鎮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士李榮四同志,代表鎮黨委、鎮政府向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和親切問候,強調要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發揚紅色傳統,將革命先輩開創的偉大事業向前推進,為推動石寨鋪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開啟現代化建設新...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王星)3月22日,石寨鋪鎮黨委書記王彥一行人走訪慰問石寨鋪鎮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士李榮四同志,代表鎮黨委、鎮政府向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和親切問候,強調要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發揚紅色傳統,將革命先輩開創的偉大事業向前推進,為推動石寨鋪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加快鄉村振興增添強大的精神動力。
鎮黨委書記王彥親切問候李榮四老人
李榮四,石寨鋪鎮柳莊村王莊組人,1927 年11月出生,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作為炮八師四十八團一營一連的一名通訊兵,在朝鮮秋川里區域作戰。1952年7月在一次戰斗中伏擊三名敵特分子,被上級嘉獎二等功。1953年 8月回國后在牡丹江醫院養傷,1955年5月領取復員證、傷殘證回鄉務農至今。
李榮四曾在朝鮮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走進李榮四老人的家,電視里正播放著抗美援朝題材片《跨過鴨綠江》的鏡頭。“現在老爺子最愛看戰爭片,尤其是抗美援朝題材,看著看著就淚流滿面……”據老人的大兒子李豐悅介紹,94歲高齡的李榮四自從去年得了腦梗以后,清醒的時間越來越短。但70 年前的那段烽火,依然深深鐫刻在老人的記憶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當《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響起,老人依然可以哼唱出來。伴隨著老人斷斷續續的講解,我們透過散去的硝煙,仿佛回到了這段戰火紛飛熱血不凡的崢嶸歲月。
1950 年,朝鮮半島的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感召下,各地紛紛掀起參軍、參戰、支前的熱潮。1951年3月,24歲的李榮四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臨行前,李榮四已經下定決心,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他對年輕的妻子說,“只有保國才能保家,你在家照顧好孩子,萬一我為國捐軀了,別為我守寡”,便毅然奔赴戰場。
哪里需要就去哪個戰場
在洛陽集中訓練后,反應機敏、腿腳麻利的李榮四成為炮八師四十八團一營一連的一名通訊兵,隨大部隊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參戰。隆冬季節的朝鮮,氣溫驟降到零下二三十度,寒冷異常,李榮四也因此落下了嚴重的風濕病,現在每到陰天下雨都會發作。“為了不引起敵軍的注意,部隊要求白天不能有炊煙,晚上不能有明火,每個人都背著一個布兜,里面裝著干糧和水。沒有熱水,只能從山縫里找水喝。”
作為通訊兵,哪里需要就去哪個戰場,李榮四在朝鮮戰場參加過大大小小無數次戰役。敵軍的武器先進,飛機大炮轟炸不斷,李榮四所在的炮兵部隊任務非常艱巨。為了恢復被敵軍炸斷的電話線,作為通訊兵的李榮四一次次冒著槍林彈雨沖出防空洞架接電話線。有好幾次,敵軍的子彈都掃在了他的小腿旁邊,但李榮四不畏生死英勇作戰,在炮火的猛烈攻擊下,突破一道道防線,圓滿完成任務,維護和保障了通訊。
李榮四和兩個兒子李豐悅(左)李豐明(右)
炸死算犧牲,炸不死就拼到底
提起戰爭的殘酷和慘烈,李榮四依然激憤難忍。在戰場上,每天陪伴他們的都是槍林彈雨、飛機大炮。一起作戰的戰友被炸得血肉模糊尸骨無存,只找到掛在樹上的一條腿和一只鞋。他更曾親眼目睹兩個戰友被喪心病狂,窮兇極惡的敵軍活活剝皮。“炸死算犧牲,炸不死就拼到底!隨著身邊戰友一個個的犧牲,我們越看越氣憤,越戰越堅強,越打越有信心。”1952年7月在秋川里的一場戰役中,李榮四和戰友正面遭遇敵軍。敵軍的火力兇猛,炸彈沖鋒槍輪番轟炸掃射。李榮四利用坑道優勢和敵人周旋,戰斗到最后彈藥已盡的時刻,做好了同歸于盡的準備。他打空了3梭105發子彈,殲滅敵軍3名。清點戰果時,才發現敵人身上藏有我軍的作戰地圖,幸好被及時繳獲,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由于李榮四的英勇表現,被志愿軍總部授予二等功表彰。
盡管敵我雙方武器裝備對比懸殊,但志愿軍靠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高昂戰斗精神,與強敵進行了殊死較量,并最終贏得了戰爭勝利。1953年7月,李榮四隨部隊回國,先后在黑龍江牡丹江醫院養傷8個月。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李榮四的頭部和腿部曾多次負傷,傷情也給他留下了終身后遺癥,但是在他心里,這些傷痕是一輩子的榮耀。
石寨鋪鎮黨委書記王彥(左)和鎮武裝部長蔣憲章(右)聽李榮四講起那段崢嶸歲月
學黨史悟初心,傳精神鑄輝煌
聽完這段陳述,在場眾人無不熱淚盈眶。風雨百年路,奮斗鑄輝煌。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石寨鋪鎮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學習黨史的偉大號召,依托紅色資源,創新學習方式,迅速掀起黨史學習教育高潮。
黨委書記王彥同志說道:“李榮四老人的事跡讓我們感觸頗深。黨史是最鮮活、最生動也是最深刻的教材。每一個令人淚下的感人故事,每一段充滿艱辛的奮斗歷程,都是一場喚醒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磨礪。石寨鋪鎮有著豐富的歷史資源和悠久的革命傳統,我們的黨員群眾理應在學黨史上快學一步、深學一步。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發掘石寨鋪紅色資源 ,并邀請老黨員、老戰士為我們上黨課,講黨史。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發揚紅色傳統,大抓項目,大謀發展,以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鎮為抓手,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